上海书业:媒介在变 出版人“点灯”情怀不变

23.08.2015  12:26

  原标题:传统与数字出版融合,创新创业风潮正在出版业兴起多个电子书APP亮相上海书展阅读转型期的上海书业:媒介在变,出版人“点灯”情怀不变

  1989年出生的邵敏剑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助理,用互联网企业的说法,该称他为“产品经理”。书展期间,他天天在展位值班,守着的不是图书,而是用iPad向读者演示如何下载“译文的书”APP。“译文的书”也是国内第一家由出版社打造的电子书APP平台。

  今年书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首次设立数字出版馆,包括“译文的书”APP在内的多种新阅读媒介在馆内推广,“以往书展上的数字阅读区域以硬件供应商的展示为主,今年更倾向于阅读方式融入生活的体验和展示。”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告诉记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APP也在书展亮相,“新闻出版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数字出版总体经济规模跃居行业第二,传统出版面临持续萎缩、经营成本上涨等种种困难。我们在思考如何稳中求变、迎接挑战,同时正加快推进传统出版数字化、内容传播网络化和移动化转型。”社长庄智象说。

  转型不是载体的简单转换

  7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全国“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是本批中上海唯一入选的出版单位。“人们阅读的方式会改变,阅读的需求不会变。”庄智象介绍,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为抓手,创新创业的风潮正在上海出版业兴起。

  “译文的书”APP的定位不只是电子书销售,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平台——出版社通过自有平台掌握读者的消费习惯,也借助互联网手段传播书的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看来,目前图书生产的数字化还远远落后于读者需求,需要改变的不只是供需关系和业务转变,还包括编辑体系的再造。

  译文社总编辑史领空说:“以往编辑在制作时考虑纸质书的呈现,封面排版等,现在还要考虑电子书的呈现方式,这是对编辑体系和理念的再造。”版权是另一个问题,“在购买外版书版权时,也尽量把电子书版权一同签下。同一个选题,有纸质书版和电子书版,选择权交给读者。

  转型最终目的是推广阅读

  不只出版社,上海图书馆在书展期间面向市民推出8本电子书的阅读服务。不同于过去直接购买版权,这8本新书按读者使用次数付费采购。“以往一本新出版的图书经过电子版加工、编目到图书馆网站上上架往往需要6—12个月的时间。下转5版(上接第1版)在图书馆找电子书,读新书难、读好书难。”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通过与新华传媒新华E店的合作,上图上架《宁静无价》、《蠡园惊梦》等8本新出版图书的epub电子版——这种格式的电子书适应在各种大小屏幕的移动设备上阅读,尤其适合在手机上阅读。今年5月起,上海图书馆在支付宝“城市服务”和微信公众号中上线“微阅读”栏目,每天推荐一本epub格式的电子书,“过去我们认为数字阅读无边无际,但‘书海’之中,读者其实更需要专业的推荐和引导,‘小而美’的数字阅读可能在阅读效果上更为理想。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日前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调查报告(2015)》显示,虽然首选纸质书的人群优势胜于电子书,但两者的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上海市民正处于阅读转型期,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出版社都不能缺位,参与的方式可能不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广阅读。”周德明说。

  出版人“点灯”情怀不变

  出版人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努力创新,寻找突破点。书展第一天,世纪出版集团与东方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上海街头将逐步出现结合互联网平台与各种生活方式的“智慧屋”。3-5平方米的空间中,市民既能完成水电煤缴付、快递收发等基本生活功能,也能通过互联网购买图书,经由物流配送,自买自提。

  “上海新闻出版行业主管部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全市各出版社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给予创新重点项目积极支持。”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以《书店的灯光》中的一句话与出版人共勉,“多年前就有人说过,传统纸质出版已成黄昏产业。但我想与大家重温这句话,‘是谁传下这个行业,黄昏时点起一盏灯’。开始可能是‘火花’,后来是‘电’,现在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出版人为读者‘点灯’的媒介在变,但出版人的情怀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