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多高校"第九大菜系"大比拼 奇葩背后有苦心

11.12.2014  11:18

图片说明:复旦大学 哈密瓜年糕牛肉粒

图片说明:上海财经大学 椒盐香脆小馄饨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 荷塘月色

图片说明:上海建桥学院 母子会面

  食堂菜,被学生们戏称为“中国第九大菜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高校,以瞎炒乱炖为主要烹饪方法,以不放肉和几乎不放油以及“贵、丑、为主要特点,少”例如某知名文科院校的镇堂之宝就是“乱七八糟盖饭”。近日,沪上30余所高校的133位大厨师傅现场烹制155道创新菜,参与首届上海高校“创新菜肴、创新点心”大比拼。有啥奇葩菜亮相?大师傅们“创作”时都是怎么想的?

   吃苦瓜想校训

  一直以来,食堂是学生们吐槽的“重灾区”,如何把有营养但学生又不爱吃的食材做成美味佳肴,大厨师傅们也是绞尽脑汁。“饮水思源”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食堂大厨陈华平的一道创意菜,苦瓜切条刮糊下锅炸,被炸得金黄的苦瓜条捞出后蘸上蜂蜜,再滚上一层椰丝,一道爽口的菜肴就完成了。“苦瓜清火解毒,蜂蜜调理肠胃,再加上椰丝的奶香味。”陈师傅说,吃一口香脆可口,苦中有甜,正寓意“忆苦思甜”,也与交大校训“饮水思源”不谋而合。“如今食堂菜也都讲究口味清淡、低糖、低盐,小锅菜大锅化,吃得健康。”上海海事大学刘遂安师傅的创新菜“把根留住”就是以卷心菜、西兰花的菜心和胡萝卜为原料一起炒制,口味清淡,爽脆可口。上海音乐学院的“南派南瓜”有爽口和浓郁两种口味,“南瓜有让人保持良好状态的功效,中午吃了下午上课也更精神”。

  上海财经大学张勇师傅制作的创意点心“菊花春卷”也引得现场一片赞叹,普普通通的春卷被烹制成一朵绽放的菊花,造型别致精美。

   老菜新做,单价不超6元

  “第九大菜系”其实很难做——一个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在同一个食堂就餐将近十年,再好吃也会腻;再有,单价不能高,就像本次大赛特别强调的,所有菜肴单价不能超过6元,点心不超过3元;还要确保营养均衡、便于普及……

  扬州大学发明“葡萄橘子黄桃炒白菜”的季师傅说,他的灵感来自于一次去朋友家吃到的一道糖醋白菜,感觉特别爽口,就想着把这种味道带到学校食堂,希望学生多吃点清爽的菜。怕光有白菜吸引不了学生,所以又加了各式水果,起到清淡去油的作用。“水果营养多,颜色也好看,这次我特别挑选了颜色各异的水果,就是想色香味俱全。”别看这菜卖得便宜,烧起来可不简单,特别讲究火候,时间少了不入味,长了,白菜就过了,每一顿都要现做现卖,不然吃起来就不爽脆。“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学生能营养均衡,多吃水果。

  对于这些奇葩菜,上海源茂苑酒店总经理、国家特级厨师林振告诉《》报记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口感最重要,学生能接受就没问题。”不过,对于水果入菜,林振认为:“大部分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的热稳定性差且容易氧化,加热时间越长,它的受损程度就越严重,反而造成了营养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