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上海】一群外国作家,他们在上海看见了什么?

07.09.2015  21:24


@书虫小汪金宇澄的《繁花》,唤起了不少人的"上海情结"。听说最近一大波外国作家专门来体验上海风情,这是真的吗?亲,你的消息可真灵通,是的,一大波世界各地的文学艺术家,在本月初来到上海,要在这里花上两个月的时间,把上海融进他们的作品里。本本 这两天,上海作协的大厅里有些热闹。来自法国、保加利亚、英国、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土耳其等地的11位作家,在这里相聚,并且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成为这里的常客。这是上海一年一度的上海写作计划,每年的9、10月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新锐作家,驻市写作。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可以走街串巷,拜访上海家庭,真真切切体验这个在生活着的上海。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批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作家们,这项计划已经默默运行了7年。自2008年创办以来,由上海作协主办的"上海写作计划"累计邀请了来自27个国家的47名作家,他们在沪住居民楼、逛公园、乘公交出行,亲密接触上海的市井与烟火。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开玩笑道:两个月的这点时间,不够爱上这个城市,也不足以恨这个城市,你会被它弄得疑惑不解。这里既有摩天大楼高架桥带来的冷静,也有楼下空地广场舞涌动的浪漫人性,冷静与浪漫共存的矛盾魅力构成了上海。【外国作家写上海,有主题么?】今年“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是城市之光。自从有了电,再有灯,人类的睡眠一定减少许多。在灯火密集的夜晚,连梦都是有光的。在一定程度上,城市是被人工照明塑造的空间,不是有不夜城的说法?然后再重新塑造人,一个新物种产生了。这个新物种昼里睡觉,夜里开花。花呢?又是镜中花,也是通过灯光的投射,开在玻璃幕墙,开在橱窗和高清数字荧光屏里。影像真多啊,多过实际的存在。折过来,折过去,都是有形的回音壁。
我们,城市之光里面的人,是形还是影?是影还是魅?是魅还是烟尘?
答案或许就藏在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两个月驻市生活中。【“上海写作计划”给上海带来了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届写作计划中找找痕迹?。2014年的主题是“时时刻刻”,9位来自匈牙利、丹麦等地的作家,在这里进入了作品高产期,匈牙利作家伊穆雷库雷兹感慨上海让他文思泉涌,仅在 中山公园 ,就写了8首诗。

快进键
我的心思,
替中山公园的太极高手按下快进键——
路人脚踵交叠,
似个个卓别林,仅仅没穿戏服;
羽毛球疾飞,如网球掠过天际;
牌客怒摔扑克,正砸石桌桌心;
清洁工像一阵疾风卷走垃圾;
轻风摇曳树叶,
小径上空鸟雀如弹弓般发射;
云朵四下里哗哗散开--
然而他们丝毫不为所动,专心致志
用肢体在空气中绘三维图画。
而我手捏一截铅笔,
想在空白的笔记本上,
留下一幅素描。
另一个惊喜,来自于此次写作计划欢迎式上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保加利亚的作家、出版商格奥尔基·格罗兹戴夫递给作家赵丽宏一份礼物--赵丽宏散文选《鹭鸶》的保加利亚语译本,散文选的译者是保加利亚女作家伊蒂莫娃,也是此前上海写作计划的参与作家,她翻阅了赵丽宏的作品,饶有兴致,回国便翻了出来。上海,借一首诗飞进另一个国度的想象。斯里兰卡女作家苏纳什表示,正创作的小说,灵感就源自中国。她说自己已迫不及待要到上海的不同角落去兜兜转转。 故事主人公是移居斯里兰卡的第四代中国家庭,他们经历岁月变迁后打算返回中国寻根,我希望此次在上海多搜集一些相关素材,与当地同行聊聊,力争完成这部作品。 【来者何人?】文学全球化,已被说得太多,但如何去做,在上海这座城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在思索着,如何表现她,定位她。也许这样的努力很私人化,很微不足道,但谁会知道,也许一个最微小的细节,就像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这也让人对今年以及以后许许多多即将停驻在上海的驻市作家,多了一份期待。2015"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介绍(节选)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法国著名作家,哲学硕士,曾活跃于法国1968年极左组织中,其最初的写作动因出于对此经历的反思,代表作品:《未来现象》(1983),《纸老虎》(2002,次年获法兰西文化奖),2010年获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奥利维埃的作品对革命有很深的思索,代表作《纸老虎》的名称也直接取自毛泽东的一句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英国80后新锐作家乔·邓索恩1982年生于英国,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在校期间即因创作中的第一部小说《潜水艇》获得科蒂斯.布朗奖,书中用独特的语调描写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青少年,被比作新世纪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该书入围德斯蒙德.艾略特奖、瓦威顿好读书奖及英联邦最佳处女作奖。《潜水艇》于2008年改编成影片。他的第二部小说《荒野弃生》于2012年获得专为作家第二部小说颁发的安可奖。
坦桑尼亚女诗人夏洛特·奥尼尔·阿卡视觉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1951年出生于堪萨斯城,1970年以来和家人生活在非洲。目前她担任联合非洲联盟社区中心(位于坦桑尼亚阿鲁沙附近)的联席理事,也是阿鲁沙诗歌俱乐部的联席理事(东非诗人交流平台)。于2008年推出诗集《和平女战士》,她喜欢用非洲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来吟诵诗歌、讲述故事。
上海,在世界舞台上,从来都不缺想象空间。《花样年华》里袅袅婷婷走来的女人,一个举手,一个投足,尽是独一无二的海上风情;张爱玲笔下的这座城,如胡琴咿咿呀呀,娓娓道着讲不完的人情世故;林立的摩天大楼间透出的被不规则切割的天际线,成全东方曼哈顿的繁华声名…… 在你心目中,上海这座城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想象过,它的过去、现在、将来,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的生命中?

欢迎你通过#沪口本#把你对于上海的城市印象告诉我们。

本本等着你哦~

沪口本
一个专注“提问&回答”的版块
新闻热点、办事盲点、“熟人”八卦、人生指南...
事无巨细 想问 就!留!言!
我们负责请教当事人、知情者、政策制定者…
以新闻人的素养,把每个问题“扒穿”给你看!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