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私人博物馆登上全球热榜:游客多为老外

07.11.2014  11:44

  11月3日,在华山路上一处不易寻到的地下室内,法国游客Loren与朋友一起欣赏着沪上一家私人博物馆的上百张宣传画。

  “我是通过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 Advisor寻来的。”Loren说。

  这家博物馆——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每天都要迎来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像Loren一样慕名而来的境外游客。不过,它在国内的知晓度并不高,馆内的中国游客很少。

  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馆内展出着400多张宣传画,从上世纪初的月份牌至“文革”后的宣传画都有涵盖。很多“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均是馆长杨培明的“得意之作”。然而,这类政治主题突出、颜色多是各种红色、有着丰富时代感的宣传画更多的是对国外游客有吸引力。“90%以上都是外国人,中国游客占比很少。”杨培明日前说。

   意外地”登上全球热榜

  沪上知晓度并不高的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出现在了一张热榜上。

  全球最大的旅游社区和排名第一的旅游点评网站Trip Advisor近日发布了2014年中国最热门博物馆排行榜名单,申城三家博物馆上榜,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竟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湖北博物馆前面。

  这份排行榜依次如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湖北省博物馆、金沙遗迹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澳门博物馆。此外,Trip Advisor网站还发布了世界前25个最受欢迎的热门博物馆榜单、各大洲最热门博物馆TOP10排行榜等。

  根据Trip Advisor网站的说法,其排行榜的考量标准是基于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Trip Advisor旅行者所提交的真实点评而得出,是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在过去12个月之内收到的点评数量、质量以及其等级排名通过一定的运算法则得出。

  不过,早报记者发现Trip Advisor的主要用户都是欧美游客,它此次推出的排行榜也带着欧美游客的“口味”和偏好。比如,从全球25个最受欢迎的热门博物馆榜单看,中国仅有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进入前25名,排在第22位,同时该馆也在亚洲TOP10和中国TOP10排名中名列第一,而这一排名与国内的很多旅游榜单都不相符。

   周边居民不知有博物馆

  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为何能成为一匹“黑马”?

  早报记者在采访前曾多方打听,旅游圈内多数人都不知道它;文化圈内除了相关主管部门,其他人知道的也很少,甚至有人搞不清楚它究竟是创作中心还是展览馆。其实,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知名度不高;即便在上海,因为有多达100多家各类国有、行业及私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也不太为人知晓。

  11月3日,早报记者来到华山路868号。这里是一个居民区,大门外没有任何一个“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的铭牌和标志。早报记者询问了周边居民,也没有人知晓这家“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的名字和位置。经过小区保安的指点,早报记者才知道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深藏在小区里某一栋楼的地下室。随后,早报记者在一个单元楼门洞的入口处见到了“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的招牌。

  从楼内电梯下到负一层,能看到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是一处两大开间的地下空间,它被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展厅,总面积约300多平方米。进入展厅,满眼都是颜色大红、形式夸张的各类宣传画,挂在墙壁上的,尺寸大小不等。

   拥有6000多种藏品

  “我收藏的有近6000种宣传画,现在馆里展示的有400多张宣传画。”60多岁的杨培明和早报记者见面时,他正与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用英语从容不迫地交流着。

  杨培明介绍,他早年毕业于外语专业,退休前先后在两家大型旅游企业负责境外游客接团、管理工作。“从1995年开始收藏宣传画,一直到现在。”杨培明说,他收藏的宣传画不仅数量上在国内数一数二,而且不少宣传画是国内仅存不多的珍品,更有一些属于绝版。

  展馆大致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宣传画都是按照一定的历史时期分类的。第一个时期是解放前的月份牌,从1910年代一直到1940年代。其中,有以当时的大明星胡蝶、周璇等人为真人模特的月份牌,在现存市场上比较罕见。

  月份牌宣传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20年代前,1920年代,1930至1940年代。不同年代月份牌上美女模特的穿着、发式、化妆风格等都颇不相同,清晰地体现了时代的变更。令人惊诧的是,在第三阶段月份牌中,还有一些美女模特全裸或半裸的艺术形象。

  “这些月份牌的原稿创作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比如杭稚英、谢之光等。”杨培明解释,那个年代的绘画艺术及印刷业是相当自由的,画家大多是学习西方的写真或油画艺术。

  月份牌之外,则是解放后的宣传画,大致可分为解放初期的“新年画”,人民公社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以及“文革”后宣传画等。此外,还有一些“文革”大字报、木刻宣传画。一圈参观下来,游客能明确感知宣传画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颜色则多是各种红色。

  这些宣传画都很直白、明确地反映了某一个时段的政治、经济生活。比如一张“大跃进”时期的《猪多肥多粮食多》,画面上,一头比正常体形肥猪大几倍的母猪,以及正围着母猪吃奶的硕大猪仔,时代的“浮夸”特色跃然纸上。

  一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的原稿成为杨培明珍藏的“镇馆之宝”。据他介绍,这张原稿是其在2009年从一场拍卖会上以25万元拍卖下来的。除了这张原稿,杨培明还收藏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的修改稿。两幅画上都是领袖毛泽东与群众,不同的是:原稿画面上,领袖与群众在画面上的比例正常,修改稿则明显缩小了群众所占的画面比例。“1968年的时候,江青通过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负责人,派人找到陈强,授意作者按要求修改原画作,这才有了这幅修改版。”杨培明说,前些年有机会访问到原稿作者上海画家陈强,才询问到背后的故事。

   租金压力下选址地下室

  收藏这些宣传画花费了杨培明不少的时间与资金。

  杨培明称,在早期他是大批量地从被一些出版社、印刷厂、书店等淘汰的书画中购买,后来他到广州、香港等全国各地“淘货”,或者从其他收藏者手里购买、交换。

  2012年3月,杨培明租赁下华山路868号一间地下室,兼做收藏与展览,房租每月约2万元。此后,他又通过主管部门陆续办好有关证照。“选择这样不起眼的地点,主要考虑的是费用问题,当然也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杨培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