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音乐厅昨日揭幕 新厅响起了梦幻般的声音

07.09.2014  13:25

□上交音乐厅开幕首演/晨报记者陈征

  东方网9月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晚,上交音乐总监余隆联袂钢琴家郎朗、俄罗斯小提琴翘楚文格洛夫、匈牙利次女高音伊迪科·康姆罗西,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开幕序曲,由此,在复兴中路1380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剧场将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爱乐者。

   他们为“上海声音”而来

  昨晚8点,在上交团长陈光宪的简短致辞后,演出正式开始。音乐总监余隆阔步走向舞台中央,他自信地举起手中的指挥棒,钢琴和弦乐声部率先带出了陈其钢的《京剧瞬间》,这也是上交音乐厅第一声悠扬的旋律。

  出生于上海的作曲家陈其钢此次应邀为上交音乐厅开幕创作了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用音乐总监余隆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开场曲,“135年的上海交响乐团,如今有了属于自己的全新音乐厅,接下来,这里应该有更多中国作品上演,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的音乐作品,比如陈其钢的这部《京剧瞬间》。未来,借由这样一个世界级水准的音乐厅,我们要让世界关注到中国的声音。

  对此,向来低调又实诚的陈其钢自谦称“露丑了”,“这部作品的最后3分钟本来以弱音收尾,后来和余隆商量了一下,觉得放在开幕场合不太合适,所以,今晚的演出中,我们换了一个‘强音结束版’,只有这一场是这样处理。

  前不久刚在夏季音乐节上亮相的小提琴名家文格洛夫,再度来到了上海,他透露,为了余隆的邀请,自己推掉了4场南美音乐会,特地赶来为上交新厅揭幕,“现在看来,为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完全值得。你们无需自谦,无论是声音还是建筑,眼前这座全新的音乐厅绝对是世界级的。”同样千里迢迢赶来的,还有以演唱威尔第歌剧而闻名的匈牙利次女高音伊迪科·康姆罗西,“前天,我还在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演出《卡门》,搭晚班飞机赶到上海的时候,几乎筋疲力尽了,不过,一看到这座美丽的音乐厅,瞬间被震撼,对音乐的激情一下子回来了!

  作为上交本季驻团艺术家,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为新厅揭幕带来了蜚身乐坛的成名作——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当年17岁的他临时替补安德烈·瓦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这部作品,一夜成名。连续2天的实地排练,让郎朗对上交新厅的声效赞不绝口,“我在世界上几乎所有顶级的音乐厅演奏过,这个音乐厅真是太棒了!那天和文格洛夫一起排练,我们都说,这里拥有梦幻般的音响,就算是轻得像水上浮起来的声音,也很容易呈现。”郎朗表示,很期待在这个演出季,与上交一起在新厅磨砺出属于上海的声音。

   中国元素”为演出添彩

  昨晚的开幕首演充满了中国元素。继陈其钢开场曲《京剧瞬间》之后,紧接着登场的独奏家文格洛夫,演奏的是中国观众再熟悉不过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上台,这位久经战场的小提琴天才便微闭双眼,似乎已经沉醉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娴熟的指法如蝴蝶振翅,在琴弦上飞舞,柔美凄婉。返场曲,文格洛夫也刻意选择了一首中式曲目《中国花鼓》,为新厅道贺。昨晚,次女高音伊迪科献唱了歌剧《唐·卡洛》中“艾伯莉公主”最为著名的咏叹调“在美丽的花园中”,大量装饰音、花腔和跳音的出现,充分展现出伊迪科深厚过人的演唱功底。一曲完毕,在热烈的掌声中,《茉莉花》熟悉的旋律响起,谁也没料到,来自匈牙利的伊迪科竟然“藏了一手”,用标准的中文唱起了中国民歌,顿时,满场惊喜。

  作为压轴,郎朗弹奏了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引子部分就已震慑全场,气势恢宏的旋律洋溢着幸福感。随后郎朗还与文格洛夫合作了中国歌曲《天涯歌女》。

  据悉,8日晚的开幕系列音乐会上,音乐总监余隆还将现场揭晓上交音乐厅昵称,从目前征集的情况来看,排名前三的依次为“馄饨皮”、“小马鞍”和“月光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