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音乐会试水"寄存手机"引热议 58%的乐迷表示赞同

20.12.2014  15:38

  

  图片说明:本月27日,带着潜心钻研超过20年的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将亮相上交音乐厅。

  东方网12月20日消息:临近新年,又是一轮演出旺季,新年音乐会、古典芭蕾、音乐剧、现代舞……各大剧院的节目菜单琳琅满目。在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时,担忧也随之而来——该如何引导平时不怎么进入剧场的普通观众注意观演礼仪?此外,近年来,在上海进行的高水准演出也越来越多,上海的观众又能不能拿出与之相匹配的剧场礼仪呢?

  本月27日,带着潜心钻研超过20年的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将亮相上交音乐厅。

  因演出合约中提出“不希望有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摄影及录音录像”,伴随着这位钢琴家的首次中国内地音乐会,上交方面特意定制了1200个手机袋,引导观众寄存手机。

  这一做法不仅开创了先河,也引发了近期申城舞台演出的最大话题。

   缘起:

  波兰钢琴大师首次来沪演出,要求观众不可擅自录像、拍照

  作为享誉国际的钢琴家,齐默尔曼为什么对此次上交的音乐会提出如此严苛的要求?记者了解到,这位波兰钢琴大师曾经吃过偷拍的亏。2013年,他参加德国鲁尔钢琴节,在埃森爱乐大厅演出,演出进行到一半时,齐默尔曼愤然离场。原因是一楼包厢内有名观众一直在用手机拍摄音乐会。著名乐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那晚恰巧也在场,他记录到,齐默尔曼在中断了一会儿后重返舞台,随后,他按原计划完成了所有曲目,但是拒绝任何加演。更让他遭受打击的是,事后,唱片公司在视频网站Youtube 上发现了观众偷拍的这段视频。面对日益泛滥的网络侵权,唱片公司早已处于生存窘迫的境地,在不得已下,唱片公司向齐默尔曼提出了唱片解约。齐默尔曼表示:“Youtube的出现对于音乐是一种巨大的毁灭。”从此以后,只要洽谈演出合约,他都会要求经纪人提出“希望听众勿带手机入场”的条款。

  “这是齐默尔曼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演出,我们在和他签订演出合同时,他一直犹豫不决,好不容易才答应,但再三叮嘱‘不希望有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摄影及录音录像’”。上交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除版权问题外,音乐会手机拍照同样影响着艺术家的正常发挥及身旁其他观众的聆听感受。

  此前,在上海的舞台演出现场,的确也曾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新闻,其中“动静最大”的莫过于2006年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首度来沪演出,当下半场的一首曲目演奏到一半时,穆特戛然而止,怒指着6排中间的一名年轻男观众,请他离场。原来,这名观众虽然关闭了闪光灯,但红色的对焦灯仍打乱了她的演出节奏,使她无法集中注意力。

  去年,钢琴大师安德拉斯·席夫首度献演上海音乐厅,次日,微博上就出现了音质甚好的“现场录音版”,这名自称坐在第一排的观众不仅偷录演出全程,甚至还放到网络上提供在线收听和下载,让剧场方面大感意外。

  除了音乐会,舞蹈演出也有盗拍现象,2005年巴黎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吉赛尔》和现代芭蕾舞《阿莱城的姑娘》,剧院工作人员在第一排正中央、距舞台直线距离不超过6米处发现有偷录者。今年11月,荷兰舞蹈剧场来沪演出,第一排黄金位出现了持微型高清摄像机的专业偷录者。而事实上,对舞蹈演出而言,拍照几乎是“致命伤”,相机红点的闪烁,会让演出产生错觉,导致动作失误。

   剧场也有“刷屏族

  现在,步入上海各大剧场,“请勿拍照”的提醒几乎随处可见,“老实说,这两年演出现场,观众对着舞台猛拍照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但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上海大剧院公关部经理武鹏告诉记者,随着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和大家对手机的依赖性,有时候看演出过程中,即使不拍照,有些观众也习惯拿出手机来看消息或微信,“大屏手机越来越多,亮度又很高,在剧场相对较暗的情况下,若有人‘刷屏’,感觉就像开了小灯泡一样,会对周围的观众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在前不久举办的钢琴家朱晓玫上海音乐会现场,就出现了类似问题,一名观众带着平板电脑入场,演出时,一边看电脑一边听音乐,虽然事后被证实看的是与音乐会曲目相关的资料,但因为剧场内很暗,亮光还是影响了周围的观众。

  据记者了解,在香港的一些类似演出中,观演须知里除了不能拍照、录音等之外,还有禁止使用发光装置的规定,但目前在上海还没有相关规定,一名剧场负责人坦言,遇到这样的问题,剧院只能让礼宾人员上前提醒,却无法绝对禁止。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剧场方的另一个担忧——关于小观众的问题,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透露,现在就算是戏曲类的演出,都有家长带着年幼的儿童入场,“但在光线暗淡的剧场环境内长时间的安静观看,孩子会感觉不舒服,我们能理解家长是出于对孩子艺术教育的出发点,但也要考虑孩子的天性,不然,对周围其他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干扰因素。

  此前,记者就曾听到一名观众抱怨,在音乐剧《》的观演现场,看到两名随父母而来的孩子,显然因为看得不耐烦,在现场打起了手机游戏,耀眼的屏幕很是刺眼。对此,张笑丁建议家长,如果观演过程中,孩子不能继续正常观看演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不影响其他观众的情况下,适时将孩子带离剧场,其实判断孩子是否对演出感兴趣很简单,先在家里放一首交响乐唱片或芭蕾的录像,看孩子是否能安静地听完、看完,如果可以,再将孩子带到剧场来。此外,还请家长注意,应在演出中间休息或开场前给孩子讲解演出内容,而不要边观演边讲解。

   上交强调非强制行为

  乐评人李严欢告诉记者,如果自己去听这场音乐会,会自觉选择不带手机,不过,他建议,寄存手机对已购票的观众来说,还是应该谨慎进行,以自愿为原则,最好在购票时就予以说明,“因为购票等于是观众与主办方立下了合约,那么在购票的那一刻,没被通知到的注意事项,若强制执行,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不过,这次上交的倡议不是强制性的,只是引导,可以接受”。

  一名古典乐迷表示,在中国大陆,类似这样在音乐会前倡导寄存手机的做法还是第一次,“之前一些话剧、电影点映,为了防止提前曝光,会采取类似做法,但音乐会好像从来没有听说采用过此类做法”。记者了解到,以安检相对严格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为例,观众入场前需要寄包,相机会被禁止带入剧场内,但对手机则没有强行规定。

  不过,对于钢琴家齐默尔曼在演出合同中特别提到“不希望有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摄影及录音录像”,并把这一条作为来沪演出的前提条件,古典乐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一名乐迷表示:“盗拍是不好,但古典音乐家总是藏着掖着,知道的人也将会越来越少。

  针对调查结果中,有部分乐迷担心寄存手机会造成“遗失或隐私泄露”,上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点无需担心。当晚音乐会开始前,自愿寄存手机的观众都会拿到一个定制的手机袋,然后会在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双方确认下,完成关机、收置妥当、寄存衣帽间等一系列正常程序。

  这名工作人员强调,寄存只是一种引导,并非强制,“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强制收取观众的手机,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举措,引起更多观众对音乐厅观演礼仪的了解”。该工作人员透露,当天,在上交音乐厅大堂,还会专门设立一个漫画展示区,倡导文明观演,杜绝剧场“小动作”,“因为演出的特殊性,音乐厅对于现场的安静氛围有更高的要求,而有些观众对此可能并不太了解,这样一个寄存手机的措施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遵守音乐厅的观演礼仪,引导他们安静地聆听”。

  不过,据记者了解,这次齐默尔曼音乐会倡导寄存手机的做法只是一个特例,在接下来的其他演出中,上交方面暂时没有将此做法推广开来的打算。

   小调查

  音乐会上最不能忍受的“小动作

  就在发出“寄存手机”的倡议前,上交利用微信平台,以“你认为音乐会上最任性的小动作”为题进行投票。

  ●“长时间轻声交谈”(532票);

  ●携带塑料袋等易发出异响的包袋(520票);

  ●中途离场或迟到进场发出较大声响(435票);

  ●用电子设备拍照录音录像、玩刷屏(373票);

  ●吃东西或喝水(315票);

  ●乐章间鼓掌(287票)。

   音乐会寄存手机,你愿意吗?

  截至昨日,在乐团发起的“音乐会寄存手机,你愿意吗?”的调查中,近6成的乐迷表示“愿意寄存”手机,显示出对大师的尊重和理解。

  选择“可以理解,愿意寄存”的共有243人,占比58%;

  认为“肯定不拍照,没必要”的乐迷为30%;

  还有约10%的观众“担心遗失或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