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小小本科生挑战“三维码” ——访华东理工大学学生柏文

06.01.2015  22:08

      在前不久结束的“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北京决赛”中,柏文所在团队的“三维码”获得了“数据传输命题组”的冠军。这个文质彬彬、面容清秀的男生,曾经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联合会信息传媒中心主任,还是“挑战杯”金奖团队的骨干成员。

      “二维码是黑白色的,条码矩阵的每个点位非黑即白,我们的‘三维码’是在二维码的基础上增加了颜色的维度。”柏文说,“三维码的数据容量是二维码的8倍,所以理论上说,前者的传输速度也可达到后者的8倍。”在北京的比赛中,柏文和他的团队用40.03秒实现了向C手机的无损坏传输,比第二名快了23.34秒。

  

开辟新《视界

 

      柏文在大一时加入了华理学生会的信传中心,大二担任中心主任。信传中心现在是华理学生会的主力军,它的不断发展壮大,与柏文的辛苦付出和良好规划是分不开的。在柏文刚接手信传中心的时候,相应的体系和组织机构还不是很完善。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柏文决定把信传中心做大做强。首先在信传中心内部,做了详细的分工和规划,把整个中心分成了三个部门:创意宣传部、视界编辑部和新媒体部。围绕自身传媒职能分别打造“信传制造”宣传物资制作、纸媒《视界》、线上媒体平台“华理全景”三大品牌,意在构建完整的宣传体系并建立相对成熟的宣传模式。

      谈起做校园报纸,柏文感慨万千。万事开头难,自己接手《视界》时,报纸发展刚起步,报纸风格、受众定位还都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头绪。相关的调研过后,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视界》是面向华理学子发行的报纸,所以一定要关注校园,贴近同学日常,这样才能和受众产生共鸣。其次,我们要做‘有态度’的校园媒体,坚持学生自己办给自己看,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态度和声音,在校园内引领潮流和风尚。”记得刚开始做的时候,为了办出一期高质量的报纸,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自己一个人承担8个版面的工作,负责统筹整份报纸。从版面定位、内容编辑再到排版配图,方方面面都严格把关,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视界》报纸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华理奉贤校区的图书馆、勤工助学超市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地都可以免费领取,同时,这份报纸也以其新颖独特、贴近生活的视角,成为华理学子课余生活的谈资。

      作为一个校园媒体人,柏文的眼光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推广和发展,在他的努力下,信传中心还成了“上海高校传媒联盟”的一部分,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为开阔的平台,和上海其他高校的校媒达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视界》报纸还获得了“上海校媒风云榜”的“优秀特刊”和“优秀版面”称号。

  

攻克“三维码”

 

      三维码最初的灵感来自柏文的一次志愿者经历。当时他作为“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的志愿者,看到了数据传输组的一些团队采用二维码比拼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柏文当时联想到生活中“一维码”(条形码)到“二维码”的发展,突发奇想:能不能研发出一种“三维码”?想法有了,他立刻着手付诸实践,但过程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经过数据查询,他发现三维码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初步研发阶段,我国也有专家在研究,但并没有开源。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柏文没有退缩,联系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张天毅和赵嘉伦,开始了艰难探索的旅途。

      征途漫漫,可供参考的资料和文献有限,所能利用的现成资源又不多,一切都靠三个人在未知中“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同时又大胆开拓。举一个例子,“三维码”新增加的维度是颜色,那么要增加几种颜色,增加哪几种颜色,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的时候尽管所选取的颜色都已经决定下来了,但经过测试又发现,这种设计的信息储存量不能满足要求,就不得不推翻原来的想法,去寻求新的设计。“上帝带给我N次的失败,我就要探索N+1次。”他们三个小伙伴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提出了无数个设计方案,最终天道酬勤,“三维码”的信息承载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他们获得了初步成功。

      柏文的团队带着自己设计的“三维码”,一路过关斩将,在“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复赛”中获得了“传输组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参加北京决赛的资格。

      2014年11月20日,北京决赛中,三维码又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数据传输命题组”的冠军。2015年1月初,他们三人还将前往美国进行科技交流,并获邀参加2015年美国CES国际消费性电子展览会,体验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

      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不久之后的美国之行,一路走来,柏文最深的感触就是坚持与努力的可贵。“我不是什么天才,只是凡事尽可能比别人多想一些、多勤奋一点。”对于取得的成绩,他始终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三维码’研究伊始,就是出于兴趣,与自己平时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柏文也坦言,“三维码”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要真正把‘三维码’做到有价值,能造福社会,还有很长的科研路要走。”

  

出征“挑战杯”

 

      2014年11月2日,在武汉举办的2014年“创青春”(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柏文所在组的项目“M.E.T.光纤光栅传感器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的金奖。该项目主要是采用光纤光栅材料,通过专利技术进行工艺处理,使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在高温(600摄氏度)环境下进行长期有效安全的工作,从而完成其作为信息测量与传输载体的功能。

      创业核心是一支具有跨地域、跨学校、跨专业的特色团队,回忆起这次“挑战杯”之旅,柏文说,收获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群可以“夜谈到次日凌晨3点,交心交肺的朋友”。“荣誉是一时的,但朋友和情谊是一辈子的。”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观点不统一,常常唇枪舌战,针锋相对,但彼此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都是在为团队着想。从昔日的信传中心主任到现如今的“挑战杯”冠军,柏文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一直以谦逊的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看到每个人身上闪光点,向他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生活中的柏文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有不少兴趣爱好。从健身到滑板,再到玩网游“刀塔传奇”,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但都有广泛涉猎。大一的时候,柏文还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他一直都认为学习是件很重要的事,“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多一些沉淀。同时,找准方向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一样。在柏文的眼里,成功就是用心去做每件事,不看重成果,享受整个过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作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行者,翻过今天辉煌的篇章,明天对于柏文,将是更加绚丽的诗篇。

 

      原文来源:《新民晚报》2014-12-31 | 作者:徐旭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campus/html/2014-12/31/content_1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