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启动新一轮文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商圈首次纳入交通文明创建名录

13.04.2016  07:44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本市将全面启动新一轮文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会上还同时发布了新一轮的160个交通文明示范路口、16条文明示范线路,以及16个文明示范商圈的创建名单。据悉,这是市文明办首次将商圈纳入交通文明创建名录。

  路口和线路与城市的交通息息相关,那么将商圈纳入交通文明创建名录有何意义呢?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淮海中路商业街、南京路步行街、徐家汇等老牌商圈,五角场、日月光、中山公园等地域的繁华,都预示着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以商圈为中心的“活动圆心”——人们以商圈为核心,交通代步工具为载体,构建出了长长的活动半径。

  “商圈与交通密不可分,路口、公交枢纽、轨交出入口、停车位等元素在商圈有着集中的体现”,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番将商圈纳入交通文明创建名录就是为了结合上海发展的实际,以创新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对交通进行管理整治。

  此次出台的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名录,除了包含市中心的几大商圈以外,还包括了闵行区南方商圈、嘉定区南翔中冶祥腾商圈、金山区卫清西路商圈、松江区九峰源商圈以及青浦区凯特利广场商圈等郊区的多个商圈。具体评分标准将综合路口、公交枢纽、轨交出入口、路面几个方面进行打分,每一方面都有详尽的考评细则,比如公交枢纽站的考评就包含了服务设施、站点环境、站点秩序和宣传氛围四个方面,共计分值40分。

  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开展全市160个交通文明示范路口,16条交通文明示范线路、16个交通文明示范商圈的文明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问题导向加强创建指导,动员交通文明示范线路、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区域内市、区级文明单位参与文明交通创建,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以点带线,努力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市文明办将进一步完善文明交通创建机制,修订实施《上海市交通文明指数测评标准》,细化交通文明创建标准和要求,定期公布上海交通文明指数。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从今年起至2018年,本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探索将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责任事故信息与企业、个人信用关联,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征信平台,实施相应惩戒。同时,将建成上海文明交通创建管理信息系统,为交通执法部门、文明交通参与单位和文明交通志愿者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在文明交通三年行动的启动仪式上,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设专项公益基金也同时宣告成立,基金将用于交通文明创建、交通文明公益广告、交通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交通文明志愿服务保障、交通文明建设品牌打造、先进表彰、交流培训。

  据悉,围绕近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形成合力补好交通管理短板的总体要求,倡导现代社会文明交通理念,树立上海文明交通新风,今年3月,由市文明办、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交通委和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等4家单位召集,市教委、市司法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征信办、团市委等单位成立了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设联席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探索本市文明交通行动工作。联席会议在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上海市文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来自市交通文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区县委办文明办、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各区县交警支大队、文明社区、文明镇代表、文明单位代表、市民巡访团代表、交通文明志愿者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工作会议。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