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两周三头黇鹿死于"人祸" 胃内发现异物

26.05.2015  19:53

  据《劳动报》报道,5月9日至21日,上海动物园内三头原本活泼健康的黇鹿相继死亡,那么造成它们死亡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昨天上海动物园正式开出尸体解剖报告,经解剖,三只黇鹿的瘤胃中,分别解剖出总重19千克的异物,其中大部分为塑料袋、小毛巾等,以致胃肠梗阻,不幸身亡。

  22年前,上海动物园长颈鹿“海滨”因误食游客抛掷的食品塑料袋而不幸身亡,没想到22年后悲剧重演。公园方再次呼吁市民不要乱投喂、文明游园,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胃内发现近19千克异物

  据介绍,从今年开春起,这3头黇鹿原本铮亮的背毛逐渐褪去,鹿皮裸露在外,体重日渐下降,胃口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尿失禁症状。当时就怀疑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不久前,一只黄黇鹿开始大片掉毛,双眼下凹。经检查,兽医初步判断这只黇鹿疑似为胃肠梗阻。由于手术前需要禁食,黄黇鹿便被关进了后场,只待进行手术。不料,第二天早上,黇鹿被发现已停止呼吸。

  一周之后,另2只黇鹿出现相同症状。不幸的是,它们最终也没有熬到手术,同样在夜半时分撒手归西。

  之后的解剖发现,在死亡黇鹿的瘤胃中留存着一团一团的异物,其中有不少塑料袋。一团团塑料袋,经过多次反刍,已搅成了一股股“塑料绳”,纠缠在一起。其中,竟还掺杂着一条类似湿巾般的小毛巾。这三团异物,两团各为6.5千克,一团为6千克。

  动物园兽医桂医生说,鹿科是反刍动物,有四只胃,由于结构复杂,特别容易产生异物堵塞堆积的情况。这些食草类动物对塑料袋等异物几乎没分辨力,尤其是包裹着食物、带有香味的塑料袋,会去舔食,一旦堵塞,致命概率很大。

   人员巡视防不胜防

  园方表示,园里每种动物都有量身定做的“食谱”,种类丰富,营养均衡,游客根本不必也不应再喂食。“好心”之举,往往会给动物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悉,上海动物园灵长区的黑叶猴展区的乱投喂现象也非常严重。动物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园里建立了巡视制度,看到游客投喂就上前阻止,发现场内有塑料袋、酸奶盖等异物,就进去清理,但防不胜防。今年灵长队主管突发奇想,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和扩音设备进行自动播放劝阻游客不要投喂食物的语音。只要动物进入到这个感应区域,扩音器就会自动播放。

  “目前‘红外线感应语音设备’正在试运行,根据实际使用效果队组再适时进行推广。”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些都是无奈之举,还是希望广大市民在游园时注意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