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三十年】春风化雨三十载 情洒教坛不言悔

23.12.2014  19:39

      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三尺讲台,三十年付出。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教育的铺路石。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曾惊天动地,却始终坚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拳拳爱心与真情温暖了学生的灵魂。他们以教育为志业,也曾有过迷茫、困惑、动摇,但责任的动力、奉献的情怀使得他们不曾停下脚步,三十载恪尽职业操守,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为进一步弘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营造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好教师的浓厚氛围,党委宣传部选取其中几位教师代表,推出“从教三十年”系列。

      编者按:“我是一个无趣的人,不值得采访”,面对记者,这是谭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在谭老师看来,自己只是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三十年而已,不值一提。然而,财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谭老师屡次榜上有名,经世济国BBS论坛、豆瓣“我最喜欢的老师”总能见到谭老师的大量粉丝。低调谦虚如他,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如此的受欢迎。正如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的评价:“他极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修养,课堂往往具有极强的哲学逻辑和哲学思辨,使学生获益匪浅,听得懂,想得深!”

      84年从复旦毕业进入到财大,三十年如一日。
      他教书育人,潜心治学。“我是一直生活在校园当中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从校园到校园,最终还是大学,没有真正接触社会”。
      他是个简单的人,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追求的也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生活状态”。
      他觉得自己适合校园里的生活状态,希望学生永远单纯,校园还是校园。
      他就是从教三十载,桃李天下,让学生赞叹不已的谭群辉老师。

      “哲学小王子”名不虚传

      谭老师深耕哲学,喜欢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为学生们讲解哲学思想。他幽默风趣,侃侃而谈,授课好评如潮。当他谈到哲学人物的时候,能够非常详细的介绍其生平事迹而不借助任何教案,犹如一部活的哲学辞典。学生们亲切的称他为“哲学小王子”。虽不知是哪一届学生取的雅号,“哲学小王子”依然为90后的学子们亲切沿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谭老师上课以专题讲授为主,随着理论和现实形势的变化,不断的把新的东西加进去。他认为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获取知识,掌握基本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哲学课,哲学很大的功能是逻辑思维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你应该能做的。课堂上所能完成的思维训练不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实际上是无法在课堂中提升的,我们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发挥的一种外在场所。这种能力的提升和人类的智商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的课程实际上注重的是条理性思维的训练,条理性思维是可以通过课本和学习来提升的。无论以后做什么样的工作,处理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条理性是很重要的。现在所谓创新学不过是告诉人们以前成功的人的足迹,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当你追随成功者的足迹你永远是个失败者,所以我的课程从来不去鼓吹一种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一种天赋,不是通过教育可以提升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双重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灌输国家意志,也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另外一个就是人文知识的传授。谭老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将人文知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比如他讲一个概念,首先会告诉学生这个范畴在历史上是怎么出现的,之后怎么演变,以及学术界如何去规范这个范畴,从历史的线索再现它的生成逻辑。他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讲。当然他的课程也不是纯粹哲学史的课程,他的许多资料都是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为了让同学熟悉哲学这个体系。
      “尽管哲学这门课程很枯燥,但是我觉得理论的东西有的时候也是能吸引人的,关键在于怎么找到切合点,千万不要把理论说成一种笑话,这对学生是一种伤害。你只要认认真真地讲体系,讲逻辑,能够在历史的范畴中很清晰地阐述这个逻辑,我相信同学也是会感兴趣的。”
      “谭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我上过他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这门课程。一开始看到这门课程,我以为肯定也是大段大段的文字赘述。等上完第一堂课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多文字,而是由一个总的提纲牵引我们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一下子就被谭老师的讲课方式吸引了,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回忆起谭老师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朱林燕记忆尤深。
      “谭老师在每个章节都选取一些重要的关键字,然后再由关键字进行扩散和补充,这样的方式不至于让学习内容变得枯燥,反而更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他常常将课堂辩论引入到课程,让我们选择一个事件,对其的起因、发展、结果、影响进行资料收集,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专门抽出一堂课的时间进行辩论,也培养了我们的判断力以及收集史料佐证的能力。”

      “年轻的老谭,给你点个赞”

      从教三十年,曾聆听过谭老师授课的学生数不胜数,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研究生的课程还是本科生的课程,慕名而来的学生每次都争先占座,教室基本上都是爆满。谭老师博古通今、信手拈来的知识让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如渴马临泉,如沐浴春风。至今毕业很久的学生还对谭老师的教学记忆犹新、赞叹不已。
      谈及与学生相处中最难忘的事,谭老师最留恋的还是八十年代,“按说靠回忆来生活不是一个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但我作为一个老师,以往教和学之间联系比较多,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而且精力也有限,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那个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量,还要担任某个班的班主任,谭老师做过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专业88级的班主任。“这个工作我印象比较深刻,至少对我教学来讲是很有帮助的。当时自己刚毕业,比较年轻,也没有家庭,和这些学生们吃住都在一起,虽是师生但更像朋友,所以我很了解教学对象,知道他们的一些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这个年龄层次学生的大致特征,这样我上课可以有的放矢了。”
      现在,每逢开课前,谭老师都会问学生们想通过这门课学到什么东西,并主动去了解学生专业背景。有些同学具有基本的知识背景,有些同学则没有。因此,在备课时谭老师都会有意识地认真筛选,为学生补充专业基础知识。
      “谭老师备课很认真,讲课条理清晰,有一次他准备的讲课内容没能当场讲完,他还跟我们表达了歉意。”经济哲学专业研究生宋琳告诉记者。
      “其实我上课方式还是受到复旦一个老先生的影响,当时教我们佛学的严北溟老先生,他备课充分,上课不需要带任何东西。所以从青年教师时代开始,我对自己就有这样一个要求,至少认真备课吧!”谭老师就是按照这样的信条一路砥砺前行,无怨无悔。
      此外,谭老师注重与学生互动获得教学反馈。课后,他会询问学生是否适应他的上课模式,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是一位懂得反思的老师,一直在琢磨着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童小双如是说。
      即使如此,在学生们看来,谭老师已经做的够好了。“谭老师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和我们相处。课间休息他会跟我们聊聊天,问问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对于我们有困惑的地方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关注我们的生活状况,甚至去了解我们对食堂饭菜的感受,真是无微不至。”谈到谭老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刘莎恨不得给谭老师32个赞。

        谭老师勤勉敬业,在同事们中间也赢得了赞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的刘慕方老师与谭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楷模,哲学造诣很深。为人也很友善,不仅跟学生关系融洽,和老师们相处也相当融洽。”作为多年同事,他如此评价道。
      “他知识广博、教材熟稔、教法新颖,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哲学小王子’就是大学生们给他加冕的至高无上的桂冠。这个从不给学生添麻烦、不给同事添麻烦、不给领导添麻烦的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自己添‘麻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范宝舟教授提到谭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年轻的老谭,给你点个赞”!

        人生课堂,受用无穷

      谭老师从教三十年,以自己的德行引导着他的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滋养着他的学生、以自己的热情感染着他的学生,真正体现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贵品质。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第一堂课的时候,本是七八个人的研究生课程涌入了满满一个教室的学生。但是主讲老师谭老师来后,将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都劝退了,老师看到这么多学生喜欢自己,不是应该很高兴吗?怎么会让学生去退课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朱林燕很诧异。原来谭老师2010年中风了,一度不能站上讲台,之后课程明显减少了,很多同学依旧怀念谭老师的课。然而身体欠佳的谭老师对于这么多学生的教学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只能劝退。 
      “正式上课前,谭老师还向我们道歉,说耽误了我们的学习。他在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如果发现他脸部出现抽搐、红潮等异样就告诉他,因为身体状况,他很担心上课病发而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童小双补充道。
      现在谭老师仍然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学生们也被深深地震撼。在这期间,他付出的努力远远超出大家想象。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传递了正能量,用自己的力量给财大学子们上了意志品质重要的一课!
      谭老师很喜欢游历,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游览了中国很多地方,他不把这种行为称为“旅游”。“出去不为玩耍,只为求个安静,有时候经过茶馆我都会进去坐一坐,一坐可能就是一下午,也不做什么事,就只是发发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谭老师对学生有着殷切的期望。在教授书本知识外,他还希望学生的目光要长远,因而谭老师还特别主张课堂外教学。他说:“学问不是逼出来的,学问是一种兴趣。”这也是他带领着学生走出课堂的原因,他希望学生在游历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游历中思考人生的大哲学。

      今年的9月10日恰好是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提出了“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于“四有”好老师,从教三十载的谭老师也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质量。我教书育人三十年,教师是我的第一身份,关爱学生,看学生成才是我最开心的事。与财大一起风风雨雨三十年,谭老师对财大爱得深沉。
      谭老师把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三十年全部奉献给了财大,奉献给了教书育人,不追逐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用行动和成绩诠释着“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他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

      (供稿:胡宋萍(学)、李卫    供图:洪梅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