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万粒毒胶囊销售流向不明 胶囊之乡再受考验

09.09.2014  10:20

  时隔两年后,浙江再现“毒胶囊”。

  据央视9月3日报道,浙江宁海检察院日前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来自新昌县儒岙镇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乡,短短5个月时间内,生产出售了多达9000万粒“毒胶囊”。至今,这些“毒胶囊”仍去向不明。

  就在两年前,素有 “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县胶囊产业被曝使用“毒胶囊”。彼时,媒体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市场。

   毒胶囊”去哪儿了?

  据浙江多家媒体报道,潘某曾在台州临海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胶囊生产。2014年2月,潘某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下四间厂房,雇用了章某等10名老乡,使用“工业明胶”生产空心胶囊。

  今年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查处。共查扣空心胶囊成品6箱 (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

  8月29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从今年2月至7月,该生产窝点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除现场查获的之外,其余已经全部进入流通市场。

  “毒胶囊”已引起食药监总局的高度重视。9月4日,食药监总局召开药品监管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公安部门深入追查9000万粒胶囊的去向,及时报告发现的流向和追查的措施,绝不能让劣质胶囊流入市场。

  会议上,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对浙江省宁海县胶囊事件的下一步处置工作提出要求,9000万粒胶囊去向不明,是一个安全隐患,要求各级药监部门主动作为,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对违法违规案件一查到底、坚决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