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昨迎116.22万扫墓大军与上班族“双峰叠加”

23.12.2015  16:00

冬至扫墓客流与上班人群叠加。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昨天是正冬至,适逢工作日,祭扫高峰如期而至,扫墓客流与上班人群出现“双峰叠加”。记者从上海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本市各职能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共保市民祭扫安全,总体情况平稳有序。昨天,共有116.22万扫墓大军出行。

   百万扫墓大军出动人流量同比增加15.36%

  据指挥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昨天,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116.22万人次,同比去年增加15.36%;车流11.72万辆,同比增加20.2%;落葬1.80万穴,同比增加32.1%。全天祭扫人数最多的三家公墓分别是滨海古园、松鹤墓园、宝罗瞑园。

  当天,嘉定、浦东等5个区的19家公墓在7条轨交相关站点投放祭扫短驳班车257辆,累计2352班次,接送祭扫市民 8万人次。本市公交开通6条定点扫墓专线,投放班车62辆,总计116班次,接送祭扫市民2865人次。

  据统计,12月12日至今本市累计接待祭扫市民245.26万人次,同比增加2.3%;车流27.34万辆,同比增加9.4%;落葬2.63万穴,同比增加5.9%。

   4架次直升机空中巡查为祭扫安全护驾

  据介绍,此次各职能部门保障有力。针对冬至祭扫期间可能出现人流、车流激增情况,市公安局早作部署,要求各单位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细化工作方案,重点做好市内通往墓区的高速公路及墓区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以及墓区内治安、消防管理工作。共投入安保力量1万余人次,出动警用直升机4架次开展空中巡查,加强对墓区、专线车始发站、轨交短驳站等重点区域的人流、车流疏导和秩序维护,加大对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主干道、越江隧桥等重要路段的排堵保畅力度。在各墓区重点区域派员驻防,并安排消防官兵在墓区巡查。属地交警部门全员上岗,在通往墓区的主要道路设立引导标识,加强交通指挥和车辆疏导。祭扫活动期间,市内通往各主要墓区的高速公路、主干道路、各墓区周边道路及主要出入市境道口秩序良好,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火灾、交通事故。

  工商部门加大对殡葬用品市场的管理,集中开展清理打击非法销售封建祭祀用品的活动,组织力量对祭扫场所及周边地区进行检查,对无证照乱设点及时查处取缔。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09人次,车辆 79车次,共专项检查殡葬用品企业251户,取缔无照经营7户,收缴非法销售殡葬用品60件。

  交通委制定保障工作预案,为应对扫墓高峰,对途经公墓、骨灰堂的公交线路增加配车,方便扫墓市民出行。冬至高峰期间,开通6条定点扫墓专线,投放班车176辆,总计257班次,接送祭扫市民5832人次。

   松鹤开辟F1临时停车场应对扫墓大军停车难

  据指挥部介绍,此次各殡葬服务单位不断完善冬至祭扫应急处置预案,为保证市民祭扫安全,在园区出入口、寄存楼等人员集中区域实施承载力管理,应对大客流。如冬至高峰期间,松鹤墓园采取开辟F1外围临时停车场应对墓园停车泊位供给不足的情况,交警部门对进出墓园的车辆通行实施分类管理;如在道路低洼易滑处铺放防滑物品,业务接待处放置便民雨伞,在重点易堵区域增派工作人员疏导,及时通过园区广播、电子告示牌等动态告知提醒扫墓市民注意安全。各公墓推出“祈圆节”等六大祭扫日开展公益主题活动,倡导错时出行、错时安葬,今年冬至祭扫分流效果明显。

  嘉定区民政局向祭扫市民发出 “推行文明殡葬、创建文明城区”倡议,制作数万份“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宣传资料,由区民政青年志愿者在轨交短驳站点和各殡葬服务单位发放;奉贤区开设“贤殡大讲台”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倡导文明生态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