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水泥厂全面关停的背后

19.01.2016  22:15


上周日,记者来到万安水泥厂,从各个出入口往里看去,曾经24小时冒烟的大烟囱,已经不再往外排放。朱泾镇上不少居民 也冒雨赶来一探究竟,看到水泥厂确实关停,大家无不拍手称快。


万安水泥厂原名金山水泥厂,建厂已有60多年,从门口的大字,还能依稀看出企业往日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开始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农药、有机溶剂、燃料涂料等危险废物,年核准处理规模近万吨,由此造成违法排污、空气异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多年来,水泥厂的这根大烟囱,就像根刺一样,卡在居民们心里。


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朱元峰:水泥厂的投诉事件或者味道是所有投诉里最多的,平均每年有个三五十起投诉。


既然造成了那么多环境问题,万安水泥厂为何还迟迟没有被关停呢? 


原来,万安水泥厂由市建材集团和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年产值过亿元,对这样的市属企业下属单位,当地政府的确无权关停。直到去年9月,上海全面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事情才出现了转机。当时,朱泾镇新径村被列为综合整治重点地块,面积约800亩,其中占地240亩的万安水泥厂,成为治理的重中之重。很快,时间表公布,市政府要求该厂在减少危废物焚烧基础上,2016年6月前必须关停。


去年10月,市领导又前往实地推进整治,谁料,企业负责人又大叹苦经,希望把关停时间再往后拖一拖。


万安水泥厂共有335名职工,平均年龄为46岁,要让他们重新找工作,难度不小。厂子说关就关,部分员工有想法。


万安水泥厂员工家属陈春风:我有亲戚在里面,他们有两代人都在这个单位工作,生活来源都是通过在这个企业上班所得。


金山区朱泾镇党委书记蒋永华:当时我们也收到水泥厂工人的来信,收到水泥厂公司党委的来信,反映了职工的一些想法,觉得我们现在企业效益蛮好,为什么叫我们要关掉,从我们来看最大的是工人的分流安置问题。


一边是周边群众对水泥厂按期关停的期盼,一边是企业职工 对关厂后可能影响生活来源的担忧。经市建材集团与金山区政府多次协商,最后形成了人员分流方案,区政府还牵头,为 水泥厂职工组织了多场 招聘会,这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金山区朱泾镇党委书记蒋永华:根据人员的特长,岗位的匹配性设置了300多个岗位。区政府镇政府也推出了三十多个岗位,市建材集团推出了50多个岗位,尽可能解决部分工人的分流以后的就业问题 。


最终,万安水泥厂于去年底,就停止危废燃烧,上周实现全厂关停,比原计划提前近半年。而整治后的地块,将设定更高的环保准入门槛,逐步完成产业升级。


金山区环境综合整治办综合协调组常务副组长:产业结构标准方面,在环保技术要求方面,我们会更加严格,决不允许把我们金山区当成落后的产能,低能的企业的洼地。


牺牲生态环境,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枉然。万安水泥厂的关停,是上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这家市属企业单位的关停,诠释了上海市委市政府 补短板、啃硬骨头的决心。也再次证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形成合力来推进;在补齐短板后,更要坚持长效管理,重视优化未来区域规划,把现在的"短板",变成未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增长点"。


(看看新闻网记者:冯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