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希腊与欧盟:守住理性公约数

30.01.2015  11:16

过去一周,欧元区几乎让全球窒息。22日,欧洲央行刚刚宣布迄今为止最大的量化宽松举措;25日,欧洲和世界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第二只靴子”落下:希腊议会大选。希腊此次大选之所以令人关注,无非是因为根据民意调查,由齐普拉斯领衔的极左翼政党可能赢得大选,单独或者主导组阁。而齐氏此前一直宣称一旦执政,会中止执行救助紧缩协定,并要求重议援助条件,减记希腊债务。这种毁约威胁一旦成真,必然搅翻欧元区。鉴于希腊复杂的选举规则,下届政府如何构成,一时也未必可知。但大选后希腊和欧盟关系的大体走向应可预测,不妨先盘点一下博弈双方——希腊和欧盟手中的牌。

希腊:任性退出形同自杀

对希腊来说,如果选择退出欧元区,离开欧洲一体化的阳关道,任性走上独木桥,几与自杀无异:重新使用的希腊货币德拉马克对欧元等硬通货将巨幅贬值,挤兑将难以避免;资产会大幅度缩水,此前的债务将变成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同时,不会如2009年希腊危机初起之时那样,再有来自欧元区大家庭的援助之手,债务违约,国家破产几成必然;且失去信誉便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进一步融资。即便退一步说,希腊或许可以暂时违约赖账,创造另类的“希腊神话”,但希腊将背负“不愿靠屈辱但辛勤的汗水还钱的赖账国家”的恶名,长期生活在邻国民众(尤其是纳税人)鄙夷不屑的目光中,所承受的短期紧缩之痛将变成遥无尽头的长痛;更别说,囿于单一的以旅游、农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贬值的好处几乎无足轻重。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显然并非最优选项。所以,连齐普拉斯也说不会退出欧元区。对希腊而言,最优的选择是能重新谈判,延长还款期限,放松苛刻的管制,获得新的接济,尽管这也很难。

欧盟:讨价还价拿捏分寸

就欧盟而论,如让希腊退出欧元区,短期来看,尽管今非昔比,已不用担心连累其他重债国垮塌,但会使此前“三驾马车”、尤其是欧盟纳税人等给予希腊的2400多亿欧元的救助打水漂; 长期来看,则可能开启成员国离欧的旷世先例,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使“脱欧”成为现实选项,一体化变成来去自由的双向菜单,动摇一体化的根基和“欧盟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但如首肯完全重新谈判,则无异于答应讹诈。此先例一开,难免会鼓舞今年陆续要开展选举的外围国家的相关政党,竞相要挟效仿,在区内彻底形成逆选择和大锅饭机制。一方面无法向德国等核心国家民众交代,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最终导致欧元区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