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全新的科技与社会图景

20.01.2017  15:06

科技之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欣闻 《科技之巅》 一书成为2016年科技类畅销书,一方面很欣喜于这本描述5年科技趋势的书能够得到国内读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有忧虑,因为国内此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趋势书籍实在是太少了。
  最近,Master在围棋界连胜60场,使得科技界以外的人士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殊不知,Master只是科技革命浪潮的冰山一角,后面不仅有一座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的大冰山,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整个海洋。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太空旅行、服务机器人、自动人机交互、自动化机器医疗、新一代能源都在现实世界中快速迭代和演进、交叉,形成一幅全新的科技与社会图景,而《科技之巅》正是对这一图景的生动描绘。
   谁该阅读此书?
  年轻读者,尤其是“80后”、“90后”对该书颇为热捧,但笔者认为,这本书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关注。科技行业内部当然应该理解行业正在发生的趋势,而科技行业之外的政府官员、社会学者、经济学者、企业管理者、商业人士、媒体机构、法律学者等,都需要关注这些趋势,因为50项科技中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形态。
  比如深度学习,不仅能打败围棋高手,作为一种通用智能的技术基础,还会改变人类诸多行业的“能力定义”;再如书中所述基因方面的科技,不仅会改变人类的医学,甚至改变人类生命的定义,当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不胜枚举,仅仅看下智能手机问世十年间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就可以想象未来十年这个群体性科技爆发的新途径。科技进步本身有加速度,而这加速度还在加速。
   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之前历次革命有何不同?
  纵观本书,50项科技均与互联网相关,涉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机器人、基因科学、类脑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十多个前沿领域。与之前由少数研究机构与大公司垄断的新科技革命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表现了更为突出的多元化、爆炸性、开放性和聚合性。这很像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打群架的时候来了”。人类的科技之网既能互相激发,又能在边缘创新,创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民众与产业的渗透周期极短,扩散极快,并能马上催生巨大的商业生态的变化,结合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大型科技公司等机制,技术商业化的闭环也大大加快了,已经成为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并且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方式。总之,科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元素,深入阅读本书,读者会深深震撼于技术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这样的科技革命将拥有怎样的未来?依然走产学研一体的路子,还是“跨界重混”才是未来?
  其实,“产学研”这个词已经老化,把大学与产业的边界划得清清楚楚本就是上个时代的思维范式。书中提到的前沿科技来自不同的研究实体,科学家随时可以在科研与产业之间切换。除了科研与产业的交叉,我们还看到,新一轮科技的“跨界重混”也是产生突破性成果的来源之一。比如基因科学目前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强大的计算能力相关;制造业未来十年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我们预计,在马云提到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能源”等方面会出现更多的跨界“物种”。
   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2016年人工智能的爆发,引发了一些学者的担忧,基因诊疗在大幅提升人类对疾病鉴别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关于伦理的思考;不过,回顾人类的科技历史,人类经历科技的大发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仅仅在20世纪,电力的大范围应用与自动化、信息社会的兴起,总体来说,已经为人类带来福祉提升和贫困的大规模消除。人类已经发展出一种文明范式,能够针对技术的挑战不断作出调适。新一代人类在运用科技方面更为自如,今天每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被赋予了千百倍于古人的信息,人类的脑力得到更大范围的链接与激发,并对现实世界拥有了快速重塑的潜力。比如,特斯拉对百年汽车行业做了一次“短路”,带来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
  当我们回望人类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会发现人类是一个个性非常封闭的物种,容易对未来的变化产生担心;或许几十年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DNA应用商店选择更为开朗的性格。1999年,摇滚明星David Bowie预见了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的连接,更是一种人的连接,我们从《科技之巅》一书中看到的所有技术,都指向了一幅更为开放、动态、富含链接、随时迭代的长远图景,技术在赋能人类的身体形态、生存方式、能源供给、学习模式、社交模式、太空旅行等方面,体现了持续的动态升级能力;与此相应,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养成一种“拥抱变化”的思考习惯,以开放、持续学习的方式改变未来、创造未来。
  近日上映的科幻电影《太空旅客》,给予本书提到的很多科技一个形象化的展示,包括星际旅行、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增强现实和自动化医疗等科技,也对科技异化带给人的诸多“不便”做了一些善意的讽刺。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文明的持续研究,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种种生态,还需要依赖长久以来积累的人文视角,将两者不断融合,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业务总经理 刘松)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