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西部儿科发展

02.06.2016  05:21

为更好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践行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加快西部地区儿科医疗供给侧发展步伐,在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的创导与关心下,国内学术界12位院士捐赠并发起成立了“院士+博爱基金”,旨在重点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儿科诊疗水平。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上海作为国家级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儿童重大危重疾病诊治技术的领先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被授予“‘院士+’西部儿科培训项目定点医院”。    

2016年6月1日上午,“院士+”新疆儿科医师研修班开班仪式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小天使基金”定点医疗合作机构授牌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等领导同志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授予“西部儿科医师培训”、“天使阳光基金”、“小天使基金”定点医疗合作机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出席活动并致辞。首批来自新疆乌鲁木奇、喀什、和田、伊犁等地的24名儿科医师将以“配套成组”的形式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科培训。  

王振义院士表示,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92岁高龄的老人,看到青年儿童感到非常高兴。人的一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爱,而母爱最为伟大。相信儿中心会从爱出发,将院士博爱基金的相关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落实培训计划,真正为新疆地区培养出一批临床型儿科专家。  

据悉,今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乌鲁木齐签署《中国红十字会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事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6-2020年)》,启动新一轮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对口援疆工作。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院士+博爱基金”组织开展的“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新疆站行动启动。该行动计划通过两年时间,为自治区培训百名儿科专业骨干医师,重点围绕影响中国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血液肿瘤、重症医学和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专业人才培训,力争实现基本儿科诊疗由本地承接,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实施,助力西部儿科振兴计划。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开院以来始终秉着“培训—培训者”的理念,连续15年开展“西部及东北地区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已经免费为西部及东北部边远地区18个省、53个城市培养了400余名儿科人才,对儿科人才培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6月1日,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小天使基金”定点医疗合作机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启动新疆儿科医师研修班,首批来自新疆地区的24名儿科医师将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据介绍,24名儿科医师分别来自乌鲁木齐市、喀什市、伊犁州以及和田地区,专业分布包括儿童血液肿瘤、小儿心胸外科、新生儿以及儿童重症医学专业。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表示,此项培训工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医院此次新疆儿科医师研修班将力求形成三个特点。首先是充分发挥医院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采取“配套成组”、“导师制带教”、“订单式培养”的创新培训模式。这也就是说,培训围绕专业结构进行全套培训。比如,开展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不仅需要外科手术医师,负责术前诊断的小儿心脏彩超医师,手术中小儿麻醉师、体外循环医师,以及术后监护医师、护士都是不可或缺的岗位,需要建立有机联系的立体式人才培养。因此,只有“全套”培训才能帮助当地医院顺利开展小儿心脏外科治疗。除此以外,所有学员配备一位指导导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同时导师将对学员进行能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与学员共同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在培训的过程中动态评估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进程。    

基于过去十多年间的“西部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有信心将“院士+博爱基金”相关工作做好,扎扎实实的落实培训计划,尽心尽力推广“培训-培训者”的理念,为新疆地区培养出一批具备一定业务水平的临床型儿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