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开启食品产业新纪元

24.06.2015  11:17

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词汇,其沿线国家和地区26个,辐射范围包括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北欧,总人口数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这条“现代”丝绸之路作为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带来的更多的投资贸易机会,其作用不言而喻。那么在这庞大的贸易量中,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占有多大比重?“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与食品产业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对地方经济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了呈现给读者一条清晰的“现代”丝路,并让读者了解这条丝路对我们生活经济产生的影响,将推出“一带一路开启食品产业新纪元”系列专题报道。带您领略舌尖上的丝路风光。

  公元前139年,当张骞离开长安出使西域的那一刻,他可能也没有料到,在两千多年后的21世纪,还有这么多人追寻着他的足迹,为各国的互联互通与贸易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串串驼铃声穿越了悠悠岁月在耳边响起,烈日炙烤着每个人的神经。一群群的骆驼,满载着货物一路向西,穿过沙漠,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这便是丝绸之路。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鲜、日本,西段到达了法国。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在那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商路经历了岁月的蹉跎,为各国的交流与发展默默奉献着。

  “民以食为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想必两千多年前的人们也不例外。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食品不仅可以给商队充当补给,也可以充当商品,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食品在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占较大比重,其中大多数为农产品,例如胡椒、胡豆、波菜、黄瓜、葡萄等通过丝绸之路引入中国,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还有来自西域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积淀和融合,现在已经融入中国人们宴请及生活中,发展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

  时隔两千多年,“现代”丝绸之路已经开启。2015年3月,在“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一年半后,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条现代的丝绸之路,给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那些已经踏上这条“现代丝路”的食品企业,或整装待发的企业,想要在这场“机遇”中获取大的收益,仍需狠下功夫。我国食品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变化。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领下,我国的食品产业将开启一个新纪元。

  打开世界之窗共睹“丝路”风采

  作为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一带一路”与贸易是密不可分的。跟随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的,不仅仅是我国的轻工业产品,还有我国的粮食和食品。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也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更快地融入到全球,加强全球食品生产链的供应。

  “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资源,所以我们的企业会走出去。从质检局的角度来讲,我们会帮助企业,服务于企业,为他们走出去做好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会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我们需要作为补充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食品和农产品。在这方面我们也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表示。

  既然要走出去,就需要一个窗口,一个对外交流的通道,而口岸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有近300个口岸,口岸作为货物运输的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门户,成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点。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出台,这些口岸也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云南省西南端的城市瑞丽,在古代就是南方丝绸之路通往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时至今日,瑞丽已经成为中国对缅甸的最大边贸口岸,虽然整个瑞丽只有1000平方公里,但是云南省每年50%的进出口货物都是经瑞丽口岸通关。

  2000年至今,瑞丽口岸的进出口额从15.2亿元增长到286亿元,增长近18倍,连续十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14年全国进出口都不景气的情况下,瑞丽进出口依然实现了超50%的快速增长。

  “由于瑞丽的一些农产品已经实行了跨境种植,检验检疫部门对于农产品从生产环节就全程介入,因此在入境时就简化了手续,提高了通关效率。”云南瑞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事处主任李继云如是说。

  “我们只是季节性地租,在他们农闲的时候,租他们的地用。最初过去种瓜的时候,非常不顺利,那时当地政策还不稳定,通常是刚种下去,又被要求全部拔掉。但是随着中国与缅甸贸易往来的逐渐增多,生意是越来越顺利了。”云南西瓜商冷伎枰笑着说道,“现在很多地方的人都欢迎我们过去,因为我们到一个地方,老老少少都可以给我们打工,我们给的工价比他们当地工价要高一点。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农产品种植、销售也衍生出新的模式,在瑞丽的农业物流园,一些中国糖厂的技术人员特意将缅甸蔗农邀请过来,一边商量下一季的甘蔗种植,一边给缅甸蔗农进行技术培训。跨境种植在让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糖厂也能够从中受益。

  目前中缅两国跨境农业合作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中方带种子、物资出去,支持缅甸农民进行生产;第二种中方企业带技术和资金到缅甸租赁土地种植;第三种,以中缅双方的企业以入股的方式合作,进行农业开发。

  云南瑞丽农业局局长张应清表示,“缅甸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开展农业合作,对缅甸农产品的出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农民的增收,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解决了缅甸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除了开展农业合作之外,水产品的进出口也是对外贸易的重点。

  广西东兴口岸是尤为突出的一个,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据了解,2015年一季度,东兴口岸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的产品就达到了15788批次,货值高达23.3亿元人民币,同比猛增了63.41%,其中食用水产品是东兴边民交易的主要品种,累计进口9.7万吨,货值12.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80.1%和45.5%。

  “互市贸易这一年多以来,我们的重点是抓转型升级。重点是如何用好我们这个沿海沿边经济带,按照国家大的布局,一路一带的走向,让我们中国的商品走向越南,走向东盟。同时利用好东盟和越南市场,通过我们这个通道,更好地让商品通过边境贸易的模式,进入东兴,进入我们的厂家生产。”广西东兴市副市长李健表示。

  炎炎夏日如约而至,在家中开着空调吃着冰西瓜想必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我国广西西南部的凭祥浦寨口岸就是越南和东盟水果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

  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广西凭祥连续三年水果进出口总量超过100万吨,增速也十分稳定。2014年凭祥口岸共进出口水果162.3万吨,同比增长了7.4%。2015年1-4月,入境水果304324吨同比增长7.4%,出境水果164807吨,同比增长7.7%,其中进口西瓜品种主要是西瓜、火龙果龙眼、红毛丹、香蕉等,销售范围几乎遍布国内各大城市。出口品种主要是柑橘、橙、苹果等,主要销往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

  绊脚石变垫脚石?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打开了世界之窗,清风拂面,在为中国食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有专家坦言,“一带一路战略目标虽然宏伟,但实施过程可能十分艰难。

  以我国的食用菌为例,“走出去”确实是食用菌产业的一大机遇,以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来看,由于部分产品供需不平衡、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食用菌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在下降。而与之截然不同的则是国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越南、印度等的食用菌市场却逐渐升温,但是由于缺少优良菌种和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指导,产量并不喜人。当地食用菌的需求量远远高于产量,这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十几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领下,此番“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得到发展,对食用菌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将起到促进作用。走出去不仅可以为世界各国输送技术、人才等资源,还可以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动,何乐而不为呢?但我们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也要明白其中的艰难险阻。

  当下我国食用菌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部分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食用菌产品设置了极其严格的技术壁垒,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不得不面临产品难于输出和退货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如东南亚、南亚等食用菌新兴市场,由于当地行业法规、管理制度、信用评价、风险控制等方面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中,企业“走出去”到这些地区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渐增多,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负责人表示,“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实施后,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开始大批进入中国,水果的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泰国荔枝的上市时间与海南一致,虽然口感不及海南荔枝,但大量进口也会对海南产品产生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世界热区主要覆盖非洲、东南亚、南美及太平洋岛国等地区,土地面积5300多万平方公里,而海南的土地面积仅有3.5万平方公里,随着中国与沿线热带国家与地区农业合作的增强,给海南热带农产品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除了水果受到冲击之外,海南省的品牌农产品咖啡也未能幸免。

  据了解,海南省的咖啡种植面积1988年曾达到顶峰23万亩,1990年14万亩,1998年1万亩,2009年底不到3000亩。现在,海南咖啡年产量不足200吨。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海南已经形成了高成本、高价格的农业。举例来讲,越南咖啡豆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元-20元,而在海南目前的生产成本状况下,农民想要获取和越南生产者同等的利润,每吨咖啡售价要高于现价两倍以上。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农业全球化可谓是大势所趋,面对拥有土地与人口红利的热带国家和地区,如何发掘出自身优势并充分利用起来是海南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如何解决才是当务之急。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南农产品的价格不是优势,质量才是优势。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经济效益低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技术性较强的农业产业,打造高端农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走向世界仍需立足地方

  从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各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0到14世纪我国主要的沿海贸易中心。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泉州的快速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契机。

  泉州沿海贸易中心的地位在历史进程中虽然有起有伏,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双通航却从未中断过。在宋元时期,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在2012年进入亿吨大港的行列。据了解,2013年,泉州港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50亿美元,占泉州总量的52%。

  在古代,泉州港曾以“刺桐”之名为各国航海家所熟知,当时很多外国商人、水手来到泉州,泉州种了很多刺桐树,所以商人们便以此命名。在我国唐代,福建南部经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农田水利得到改善,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必要条件。到了唐朝中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闭塞,中国和西方的交通从而转向了以海道为主。到了北宋前期,泉州港的贸易量已经相当可观。著名地理著作《岛夷志略》的作者汪大渊长期在泉州生活,并随海船出海经商。该著作记录了海外地名二百余处,涉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及其周围地区、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和北非。在该书写成之后,收在当时泉州的地方志内,可以看成当时泉州人的航海指南,也是这一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详尽记录。

  1974年7月15日,在“刺桐港”出土的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宋代古船中,发掘出2300公斤的香料,500多枚唐宋古钱,50多件宋瓷器和其他珍贵文物,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可见一斑。

  多年后的今天,这条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没有被历史淹没,反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之中,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泉州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5个月,泉州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2.3亿元,出口62.8亿元;与中东的贸易额为225.9亿元,出口54亿元;与非洲的贸易额为77.4亿元,出口36.4亿元。

  “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到现在,我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来泉州开展文化寻根的友人更多了,二是来泉州跟政府和企业洽谈投资合作项目的国内外大企业多了,三是泉州上上下下感觉到责任感和压力感进一步增强。”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说道。

  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新疆乌恰、塔城、吐鲁番等地向中亚等国提供当地所需的蔬菜。其中乌恰县今年前四个月已向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各类蔬菜400余吨。

  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毗邻哈萨克斯坦,2014年累计出口地产新鲜蔬菜17597吨,货值1258万美元,同比增长2.96倍和3.02倍。其中西红柿、辣椒和马铃薯占较大比重。2015年第一季度,该口岸水果蔬菜出口总量达1.0866万吨,货值788.19万美元,同比增长4.98%和13.59%。

  乌恰县农林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兆存表示,乌恰县通过“走出去推介,请进来考察”等方式,邀请吉尔吉斯斯坦客商到乌恰县实地考察有机果蔬种植情况,让他们了解乌恰县的果蔬生产是绿色的、生态的。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各地方城市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加快了其经济发展的脚步。也为各国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对食品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才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企业同沿路国家同业的交流合作,打通中国食品走向国际的通路。”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巩固中国同中亚、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一方面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还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

作者: 徐兴利 黄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