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蚂蟥”养殖户的创业故事

24.10.2014  01:11

记者 施勰赟  水蛭,俗称蚂蟥,在普通人印象里,它是盛夏稻田里,一不小心爬上腿大口吸血的“魔鬼”;但在养殖户眼里,水蛭可是值钱的宝贝,新鲜的水蛭每斤售价70多元,晒干来卖,一斤风干水蛭售价可达600元。水蛭的药用价值高,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功效,市场需求潜力大。

由于水蛭养殖难度高,一般养殖户大多靠收购野生水蛭,短时间养殖后晒干来卖,收益并不算高。而金山区亭林镇南星村的水蛭养殖户周向峰则不走寻常路,从育苗开始,一点点摸索。五年来,没有水产养殖经验的他用尽各种方法,最后在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朱选才的帮助下终于小有收获,他的8亩水蛭养殖塘自去年开始扭亏为盈,亩产量最高时可达600斤,总产量则达到3000多斤,年利润约为20万元。

十一”长假前,记者与市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专家朱选才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周向峰的养殖基地一探究竟。

还没走进周向峰的家,记者就先看到了门前有许多木架子,一排排被丝线穿成串的水蛭在那里扭动着,顿时下意识停下了脚步不敢走近,脑海里浮现的满是儿时长辈口中对水蛭吸血的描述。“这种宽体金线蛭一般不吸血,主要以螺、蚌等软体动物的体液为食。吸血的是日本医蛭等其它品种,个头要比这小很多。”12316“三农”热线的专家朱选才仿佛看出了记者的顾虑,向记者解释道,“现在市面上收购的大多数是这一品种。

【意外】

踌躇满志养水蛭却落得血本无归

周向峰从事水蛭养殖至今已有5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5年前的一个早晨,他在菜市场门口,第一次看到有人收购水蛭,45元一斤的价格让他看到了商机。当时,从未接触过任何养殖业的周向峰顿时萌生了人工养殖水蛭的念头。在他的记忆中,水蛭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儿时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在稻田里抓水蛭玩。“这东西拿在手里怎么捏都不会死,摔地上都摔不死。抓一只水蛭,我可以玩上三天。”就凭借着这点滴的认识,周向峰上网简单搜寻了些相关资料,辞去了当时收入不错的工作,把自家的10亩地改造成8亩水蛭塘,跑到外地花了6万多元买了近30万条苗种,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水蛭养殖事业。

家人在他的鼓动下,也陆续参与进来,他的父亲也为此辞去了工作,日夜看守着这片承载着他们致富梦想的水蛭塘,并按照网上查到的养殖方法,定期给水蛭苗喂食螺蛳。

经过6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盼来了水蛭的上市期。开捕的第一天,周向峰叫来了亲朋好友一起帮忙,还准备了庆功宴来纪念这第一桶金的诞生。由于水蛭大多喜欢躲藏在石缝、泥土中,这六个月来周向峰也没有怎么见到这30万种苗的踪影,但根据他的估算,每天捕捞一千斤,大约捕捞个三天差不多。可那天的“战况”让人都傻了眼,所有人恨不得把池塘翻个底朝天来找寻水蛭,总共也就捞了100多斤。“大家都很失落,吃晚饭的时候静悄悄的,没人讲话,基本上都是随便扒了几口饭就吃完回家了,原先准备庆功的酒也没人喝。回想起5年前的这一幕,周向峰心里依旧五味杂陈。

那个晚上,周向峰彻夜未眠,想了一夜仍想不出来自己的养殖环节哪里出了问题,池塘是封闭的,放下去的30多万条水蛭究竟去了哪里。但不愿意认输的他还是下定决定,明年卷土重来。

【坚持】

在不断试错中吸取经验

为了降低成本,周向峰将这得来不易的100多斤成品水蛭留种,自学育苗技术。第二年,他再将这辛苦育出的种苗投入养殖。让他惊喜的是,在他误打误撞下,这100多斤种蛭育出的蛭苗数量可观。但随即让他失望的是,蛭苗虽然育成了,但成活率却并不高。通过观察,周向峰发现,水蛭幼苗与它们唯一的食物——螺蛳的个头相比太渺小,很难吃到螺蛳肉,于是,他突发奇想,将螺蛳壳人工开口,帮助水蛭幼苗捕食。饵料的问题解决了,螺蛳的利用率低造成的水质污染又让周向峰伤透了脑筋。那一年,他的水蛭养殖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在他的不断尝试下,也总算是在失败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2012年已经是周向峰养殖水蛭的第三个年头了,前两年收益甚微让家里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父亲没有埋怨他,只是不再帮手他的养殖业,默默外出找了工作。周向峰总觉得上天不会就这样关上所有的门窗,他仍然坚信,只要不放弃,最终会取得成功。

白天,他一有空就会跑去周围的鱼塘虾塘观察什么样的水质适合鱼虾生长。晚上,他则埋头在电脑桌前,翻阅书籍查阅资料。但水蛭养殖属于特种产业,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2012年4月,在一次上网查询资料的时候,周向峰看到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当即拨打了这一热线电话。他清楚地记得,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留下了他的信息与疑问,并承诺之后将会有专家与他联系。

【转机】

12316搭平台,专家上门提建议

让周向峰意外的是,不仅真有专家第二天就回了电话,几天后,这位专家还辗转坐了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亲自上门为他指导。与周向峰联系的正是水产专家朱选才,然而对朱选才而言,他也是第一次接触水蛭养殖,为此,他专门到上海图书馆花了5天时间搜集了60多篇相关资料仔细研究。

在交谈中朱选才了解到,周向峰的水蛭养殖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水蛭幼苗没有适口饵料,过多的残饵对水质造成破坏以及天敌对水蛭的捕食。

对于如何改良水质,朱选才根据水产养殖的经验,当即提出建议,让周向峰在水蛭塘中增加水草的种植,并适当添加具有改良水质作用的EM菌,并建议他增加充氧设备。而对于天敌的防御,朱选才则建议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来避免天敌捕食。而适口饵料的问题,朱选才一时还没有想到比螺蛳更合适的替代品,他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许是之前的挫折让周向峰变得小心谨慎了,他当时并没有立即采取专家提出的建议。尤其是关于网箱养殖的方法,因为他记得曾在一本相关书籍中看到介绍说,这并不适用于水蛭养殖。

朱选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偶然发现同为水产专家的朋友家中养着一些做实验用的锥实螺。锥实螺外表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黄泥螺,个头小,壳薄的特点让他一下就联想到是否可以用作水蛭幼苗的适口饵料。朱选才马上向朋友索取了一袋锥实螺,第二天一大早就兴冲冲地为周向峰送过去,让他试试看。

朱选才见周向峰并没有完全采纳自己之前提出的建议,心里不禁有些着急,作为水产专家,他十分清楚水质对于水生物的重要性。于是他找到了金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请他们上门为小周的水蛭塘测定水质,他们还带来了用于改良水质的白鲢鱼苗以及EM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周向峰终于采取了专家的建议,在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增加水草种植量,并放入了小白鲢。2012年,周向峰的水蛭养殖总算小有成绩,但天敌的侵害依然对水蛭的产量影响很大。

2013年,周向峰在朱选才的一再劝说下,开始了水蛭网箱养殖的尝试,并用锥实螺作为部分水蛭幼苗的饵料,均获得了成功。食用锥实螺的幼苗由于前期营养充分,长得十分结实,保障了后期产量的提高。

尝到甜头后,2014年,周向峰在朱选才的指导下,开始全面使用网箱养殖,并将8个池塘按不同标准喂食、添加微生物制剂、水草等,逐步试验最佳养殖方法。

【未来】

扭亏为盈初获成功

规模养殖任重道远

在周向峰家的后院里,记者看到密密麻麻晒成干的水蛭铺满了整个院子。如今,周向峰只要一个电话,收购水蛭的小贩还没有拿到货就已经把钱打到了他的账上,生怕晚了一步水蛭就被别人收走了。

周向峰告诉记者,新鲜的水蛭市场价已经卖到了每斤70多元,但他通常会将水蛭晒干了卖,因为晒干的水蛭价钱更高。7斤新鲜水蛭风干后大约为1斤,而风干水蛭的价钱可以卖到每斤600多元。即使遇到阴雨天,用明矾制干的水蛭,约5斤半制1斤,价格也可以卖到380元。今年,周向峰的8亩水蛭塘,到目前为止已收获水蛭3000多斤,盈利大约20多万,一下子将前几年亏损的钱都赚了回来。

这下周向峰可是乐坏了,为了表示自己对12316“三农”服务热线以及水产专家朱选才的感激,特地制作了一面写有“专家悉心指导 三年终结硕果”的锦旗送给热线管理中心。

初获成功的周向峰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水蛭养殖,但周边的土地大多都是水稻田,而土地的使用性质一旦确定,镇村两级都表示不便更改。他希望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能给他一些支持和帮助。

此外,周向峰目前只是按照水蛭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养殖,一年仅收获一茬。而在水产养殖中,有些品种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缩短生长周期,一年收获两茬甚至三茬。如果水蛭养殖也能借鉴,那么周向峰的水蛭养殖亩产值将会大幅度增加。

在朱老师看来,水蛭养殖要做到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从事水蛭养殖真正成功的案例很少,技术上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有关水蛭疾病的文献也寥寥无几。另外,从长远来看,用螺蛳这类活饵作为水蛭饵料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利用率低,且残余饵料将造成水质污染,开发适合水蛭食用的人工配方饵料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朱老师正利用闲暇时间,在家中做起了小规模水蛭饵料试验,他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帮助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