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桥梁梦 一颗卓越心

12.06.2017  22:33

         

          编者按: 这几日,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940万考生正在这场重要的人生战役中,为了光荣和梦想,奋力拼搏。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0年间,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走进同济校园,他们将青春最美的样子,留在了这里。
          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旅程,大学时光美丽又短暂。当栀子花在盛夏洋溢芬芳,又到了毕业生们该和同济告别的时刻了。这个夏天,2017届同济毕业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他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离别时刻,学校新闻中心开设了“2017毕业季之我的同济故事”专栏,邀请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就业去向的毕业生谈谈他们当年报考同济的原因,说说他们的同济故事,为那些坚韧、执着、充满力量的莘莘学子加油助力!如果你是2017届同济毕业生,渴望将你的同济故事与大家分享,欢迎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 [email protected] 。 

        姓名:简旭东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本科

        去向:保研至桥梁工程系

 

 

 

  从大山和桥梁说起

          我是一名土家族,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一个地处湘西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谈起湘西,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湘西籍作家沈从文笔下诗情画意的边城、引人入胜的神秘传说以及鬼斧神工的奇山异水。但对生长于斯的山民来说,横亘绵延的群山却是千百年来一直将我们与世隔绝的天堑,阻碍了地区的发展。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除了美感以外,还意味着晕车的折磨、时间的浪费以及跌落山崖的危险。通往山村的小径,除了趣味之余,也意味着烦人的泥泞与拿镰刀开路的艰辛。走出闭塞的山区,见识层峦叠嶂外的大千世界,曾是我最大的梦想,也是激励我在条件有限的小县城里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我的家乡而言,这句话更意味着“要修路,先修桥”。随着国家对湘西山区扶贫工作的大力开展,我有幸在家乡见证了耸立于高山之上的高架桥将原来3小时的进城车程缩减到1小时,我震撼于特大桥梁一跨飞架峡谷的雄奇壮观,我自豪于张家界玻璃桥让我的家乡闻名于世。桥梁,像一根根光缆,打破了家乡的闭塞,让更多我这样的山区学子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自那时起,学桥,用桥为人们造福,成为了我新的梦想。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志愿,怀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同济土木,并在分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桥梁工程。

参观苏通大桥

勤于学习,奠梦想之基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虽然高考成绩全县第2,仍然只排到湖南省高考第472名的事实已经让我意识到自己与外界同学的差距,但第一次走出小县城,来到繁华的上海求学的我还是很受震撼。离家前从未说过普通话的我还没来得及适应身边的环境,新生周宣讲的优秀学长学姐们以及身边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一次又一次让我惊讶得瞠目结舌。原来学习不只有“朝六晚十”这样披星戴月两点一线的形式,原来有人高中就可以学习到大学的知识,原来校园里可以有这么多学生自己筹办的精彩活动,原来一个人居然可以在学习、科创、社团各方面取得不凡成绩。

          巨大的落差感带来的是巨大的挫折感,我一度非常失落。直到在一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上,我听到了时任桥梁工程系主任葛耀君教授关于桥梁的讲座,那一刻,我心中快要熄灭的“桥梁梦”的火苗又开始跳动起来了。同济传授给自己的追求卓越精神,难道不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追求自己的桥梁梦,难道不就该是从无到有?梦想是自己的,与别人比较又有什么意义呢?为梦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是我最迫切的职责。做事要抓根本,桥梁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就是学科之本。我开始沉下心来,不再艳羡于旁人的光彩,一心一意投入到学习中。英语不好,我就每两天背一篇英语短文,一学期下来,虽然口语仍然一般,但词汇竞赛与综合笔试我都已经能在班级数一数二;高数不会,我就做遍课本上的每一道题,虽然数学竞赛仍是榜上无名,但成绩单上的“”证明了我的付出;我一度只使用非智能手机以免分心;我体验过化学馆通宵自习室跨年夜晚的清寂与寒冷,也感受过那里汗如雨下的酷暑。天道酬勤,我收获了最高为4.92的绩点,获得了一些荣誉称号与竞赛名次,并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保送了桥梁系主任的研究生。这些成绩不足夸耀,但却真切地凝聚了我的汗水与付出,让我在同济桥梁这块金字招牌下奠定了自己“桥梁梦”的基础。

法国国立桥路学校访学

服务他人,架梦想之梁

        桥梁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其长虹卧波的雄伟气势,而在于其跨越天堑的联通功能。我的“桥梁梦”的初衷也不是追求个人的功业,而是同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工程技术人员一样,用实干切实服务社会。学生很难造出真正的桥梁,我决定让自己成为服务他人的桥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奉献自我,服务他人。

          本科期间,我投入精力最多的是直接服务广大同学的学生工作。大一入学时,头一回参加班干部竞选的我在意料之中落选了,但这没有挫伤我服务同学的积极性。我反思了自己在闭塞的环境里所养成的不够自信,不敢表达的缺点,并勇敢地做出改变,仍然坚持为班级做贡献,之后被同学们重新选举为团支书,并将班级建设成为卓越集体与优良学风班。

          同时我还在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承担了大量的学生工作。怀着服务同学的一腔热忱,我从干事认真做起,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大三开学时,老部长建议我去竞选院学生会主席,虽然彼时的我正处于挑战杯全国赛的关键备赛阶段,又肩负着导师课题组的科研任务,还面临着繁重的专业课,但我一想到同学们的信任,一想到自己的“桥梁梦”,还是决定留在组织继续为同学服务。主席的竞选自然要比入学时班干部的竞选激烈得多,但不断追求着卓越的我早已不同往日,这一次,我成功了。

          土木学院是全校闻名的大院,土木学生会是一个人数接近200人的组织,拥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让这样一个组织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与影响力,切实地服务好土木学子,我倾注了很多精力,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使之成为一个“服务、团结、引领”同学的优秀组织,在各学院学生会的评比中,土木学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佳绩。身兼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的职务,我组织主办了六院团委副书记的交流会,促成了各学院间学生工作的取长补短。经选举成为校学生委员会委员后,我珍惜每一次委员会议的机会,发出土木学院的声音,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密集的学生工作与公共服务分散了我很多精力,但我孜孜不倦。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中,我觉得自己真正发挥了桥梁沟通大众、服务大众的功能,我心中的那座“桥梁”,正在一点点地架设完成……

2017届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季启动仪式活动介绍

投身科创,铺梦想之路

          桥梁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我决定通过专业竞赛检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上大学前没有竞赛基础,大一学年时我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但我没有放弃,追求卓越,就要挑战自己!我不断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从无到有,屡创新高。大三学年时,我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的项目在时隔多年后为土木工程学院重新夺得挑战杯全国科技竞赛二等奖。至此,我已经取得了包括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周培源力学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在内的十余项竞赛奖项,创新学分累计达30分。在这之后,我开始逐渐淡出各类竞赛。为了我的“桥梁梦”,厚积,方能薄发。

          中国桥梁事业正处于由“建设”到“养护”的过渡阶段,而关于桥梁监测与维护的研究起步晚、难度高、需求大,属于桥梁科研的深水区,于是我便摩拳擦掌,迎难而上。大二伊始,我加入了现任桥梁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孙利民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从事桥梁健康监测与管理方面的初步研究。两年的时间里,为了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研探究,我基本没有周末,寒暑假也从来都是身边同学中最短的。深夜的台灯照亮过我编写有限元程序的思绪,闷热的桥梁馆试验室滴下过我组装模型的汗水,弥漫着书香味的科技阅览室留下过我翻阅资料的身影。为监测并减轻桥梁振动危害,我也曾在清川大桥的振动专项试验中通宵达旦地在桥上工作了3天,曾冒着漫天大雪在尚未完工的迪斯尼园区检测人行桥梁的异常振动……比起各类科创奖项的炫目,默默无闻的项目研究生活更让我觉得可贵,因为在这其中收获的是纯粹的快乐与内心的踏实。

          工程界前辈们建造的桥梁为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人们带去了希望,我们这一辈工程师也许不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现在更希望能成为一名桥梁健康的守护者,因为守护桥梁就是守护人们的希望,也是守护自己的梦想。通过在同济桥梁的学习与成长,我已经为自己的“桥梁梦”铺就了一条新的道路。

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颁奖现场

          同济,传授给我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桥梁,给予我开拓进取,兼济天下的梦想。当同济与桥梁结合,既意味着一份在桥梁工程界保持领跑的名誉与责任,更有一种以追求卓越之精神,通天下之志的情怀!带着这份领跑的责任和济世的情怀,我会一如既往地走在追寻“桥梁梦”的路途上,永不止步。


          (简旭东个人简介:土木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土家族。入学后,他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弥补了自身的不足,专业课成绩保持学院前5%,获上海市奖学金、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共8项。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同济大学学生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坚持进行桥梁健康监测探究,取得了包括“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在内的各类竞赛成绩与探究成果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