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5年,长江刀鱼仅剩3% 保护水环境永远最重要

07.04.2015  05:13

  近来,“人工养殖刀鱼关键技术突破”的消息频频传来,有养殖企业宣布人工养殖刀鱼“开始上市”,但“养殖刀”要批量上市,仍有技术难关尚待攻克。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资源环境保护处处长赵依民指出,刀鱼会不会灭绝,最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人工繁育刀鱼是否成功,而是能不能保住长江生态环境 的安全。

   减捕捞证,可刀鱼减得更快

  长江刀鲚主要捕捞区域在上海、江苏和安徽的长江里。现有的刀鱼研究资料始于1970年,40多年过去,长江里刀鱼资源减少了多少?

  日前,在太湖边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对刀鱼资源研究了十多年的副研究员刘凯说:“1973年刀鱼的年产量为历史最高值,两省一市的总 产量达3750吨。刀鱼在长江中出现的离河口最远的地方是湖南。”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两省一市的“江刀”产量明显下降。近三年,刀鱼资源继续锐 减,2012年,上海、江苏、安徽三地总数尚不及90年代申城一市的半数!去年,刀鱼少量反弹,两省一市总数为81吨,尚不足70年代年平均值的3%!

  造成如此局面的影响因子实在太多:长江水环境变化、水运繁忙、无证滥捕……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渔政渔港监督处处长季伟彬告诉记者,为了控 制捕捞量,长江渔政管理部门严控沪苏皖刀鱼捕捞许可证的发放,从2002年的2240张,下降到去年的1543张,今年仍维持在这一水平。尽管渔政部门减 少了三分之一的合法捕捞强度,但依然难以遏制刀鱼种群持续衰退的趋势。

  刀鱼,难道注定要像长江鲥鱼一样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灭绝?

   人工繁育处在“中试”阶段

  “虽然形势相当严峻,但我们不必过于悲观。”刘凯说,“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刀鱼的传统产卵场集中在江西鄱阳湖到安徽安庆之间的长江江段;但是去年,在长 江下游的安庆、镇江和南通江段,都发现了性腺发育到Ⅴ期的刀鱼。性腺发育Ⅴ期,表明上述江段周边水域均可能存在刀鲚产卵场。这也许可以说明刀鱼繁殖对环境 的要求并不过分严苛。只要对环境要求不太严苛的物种,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下去、物种得以保存的概率就有可能高一点。

  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 研究中心徐钢春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从2009年起,中心受江苏省有关部门委托,联手海安的中洋集团、泰州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江阴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等 企业开展人工繁育刀鱼的技术攻关,先后取得了刀鱼纳苗蓄养、应激调控、人工繁殖开口饵料等难题的重大突破。刀鱼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前后,一条刀鱼一次产卵 的中位数在1万颗左右。最初孵出的刀鱼苗长度仅2毫米,而鱼苗的“开口饵料”相当于婴儿的第一口奶,是鱼苗存活的关键。通过技术攻关,他们培育出了“萼花 臂尾轮虫”作为刀鱼苗的开口饵料,喂食5天后改为喂食“丰年虫”,半个月后再喂食“淡水红虫”。到8月份,那时3月龄的小刀鱼长到10厘米、体重达到 5-7克,就可喂食小鲮鱼和小米虾。24个月以后,人工刀鱼体重可达到每条100克,即通常所说的“大刀”的标准,大的甚至可以达到200克,进入刀鱼一 生的第一个性成熟期,即商品鱼的上市期。

  刀鱼是江海洄游性鱼类,自然状态下的刀鱼苗在5-6月份孵化后,顺流而下,8-9月份来到长江 口和近海水域,这被称为“索饵洄游”。刘凯说,刀鱼在近海育肥期间,并不聚群。直到第3年春季,当近海水温上升到5℃左右才开始向长江口汇聚,当长江口水 温上升到8-10℃时,开始聚群洄游进入长江,这被称为“生殖洄游”。在大自然神奇的指引下,刀鱼洄游最长的路程可超过1000公里。抵达产卵场并完成繁 殖活动以后,刀鱼并不像大马哈鱼、三文鱼洄游至淡水河流产卵后自身就会死亡,而是会重回大海。

  徐钢春说:“人工养殖刀鱼目前仍有两个最 大的难题:一是刀鱼的应激反应强烈,出水即死;二是群体发育难以同步,因为刀鱼只有性腺发育到Ⅳ期末才能进行人工催产,所以规模化繁育必须具备大量的优质 亲鱼。”为攻克上述难关,中洋、秋雪湖、申港等公司都探索了不同的养殖方式,有的采用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或温室大棚养殖,有的采用更贴近自然的土池养 殖。现在,淡水渔业中心的人工养殖刀鱼产量达到每亩60斤,即亩产2两重的刀鱼300条左右。“我估计,江苏省几家主要养殖企业目前可进入市场销售的‘商 品刀’总数在2万条。

  他认为,就人工养殖的进展而论,“目前总体上还属于‘中试阶段’,与人们已经能规模养殖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尚不可相提并论。

   江刀”变“海刀”仍在研究中

  去年,渔民反映“江上小刀太多”,按往例推断,今年会是刀鱼的“大年”。

  刘凯解释说,从渔民收获的情况来说,好像有大小年之别。但实际上,刀鱼的“大年”、“小年”与果树的“大年”、“小 年”有本质的区别,刀鱼因为总体是2年性成熟的洄游性鱼类,所以会有一年的“大刀”相对多点、“小刀”相对少点;而另一年相反,但从刀鱼总的捕捞量来说, 没有显著的大小年变化规律。

  令人忧心的是,今年来自渔民的反馈并非如此。刘凯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们在南京附近江段开展调查时,曾一网捕获刀鲚多达30余条;但今年同期调查时,2网仅捕获5条小规格刀鱼。

  “因为对沪苏皖江段的现场调查尚未全面铺开,所以我们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今年的江刀比去年究竟降低了多少。”刘凯说,“我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还有一组科 研人员通过对刀鱼耳石微化学元素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些刀鱼在游入近海后,不再洄游进长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刀’。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近年来 长江水流、水质和产卵场的变化引起的,还是过去一直就有部分刀鱼不洄游?那么这部分‘海刀’在近海中是如何选择产卵场的?它们在刀鱼的群体中又占多少比 例?它们对刀鱼种群未来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仍在研究过程中。

  徐钢春提醒说:“有一点肯定的是,即使三五年内规模化人工繁育刀鱼完全成功,也依然要保护好长江里野生刀鱼的种群。因为人工繁育的刀鱼,长期的近亲繁殖会导致种群退化,仍需要‘野刀’的杂交优势以恢复其种群的生命活力。所以,保护长江水环境永远是最重要的。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