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夏日科考纪实

31.08.2020  22:32

  盛夏时节,掀起滚滚热浪,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团队的研究生们克服晕船、高温,顶烈日,踏洪水先后奔赴广东近海、珠江口、长江口、南海等地进行科考调查工作。

  为揭示我国珠江口及邻近沿海海域夏季季风和海流对海洋微塑料迁移的影响,团队研究生王晓辉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19年度珠江口-南海西部科学考察实验研究(NORC2020-07)的“海科68”号科考船的海上采样任务。2020年5月30日在湛江登船出发,2020年7月5日返回湛江码头,历时37天,顺利完成航次任务。

海科68”号科考船全体科考人员合照

  “本航次根据科研任务安排,我们在93个预定站位采集了采样大气83个、水体样品279个和生物样品54个,这些样品将带回实验室及时进行分析,希望尽快出成果。”王晓辉在采样调查归来时说。

科考人员下放manta拖网

  与此同时,在2020年7月1日,团队6名研究生赴珠江口澳门海域开展海洋微塑料科考调查。本航段历时12天,7月12日傍晚,科考船顺利返回珠海洪湾中心渔港码头,标志着2020年度夏季澳门海域微塑料研究第一次航段调查顺利结束,共采集海域、海湾和河流水体样品161个,沉积物样品11个,大气样品30个,以及完整的当地水文数据。

  此次调查是澳门与内地科技合作的项目,旨在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管辖海域、地表水体、空气、居民饮水和主要食品、主流日用品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微塑料污染对于澳门环境、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的风险,并依据调查结果将提出澳门地区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对策。调查涉足的区域涵盖了澳门海域、海湾、河流等多种水体环境,以及沉积物环境。

  研究生白濛雨和同课题组的李常军奔赴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周边海域,2020年7月21日他们登上中科院“实验三”号科考船,科考船海上工作历时27天,于2020年8月16日回到广州新洲码头,顺利完成航次任务。本航次根据科研任务安排,在预定站位采集大气(80份)、表层水(65份)、水柱微塑料样品(170)和生物样品(30份),共计300余份,可谓是收获满满。研究结果对揭示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周边海域和大洋深海环境中微塑料赋存、迁移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

  白濛雨说,“现场海上采样要克服晕船的考验等,一方面对数据负责要认真细致,自己对样品采集的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另外一方面在现场采样时也对经历的海况变化有实时的掌握,根据具体情况去调整采样方案,而不是完全的照搬之前的,这是很重要的。

实验三”号全体科考队员

科考人员下放仪器-微塑料采集泵

科考人员收manta拖网

  有的人赴祖国最南端日夜考察,有的人又直面洪水期的滚滚长江水。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较大,与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基本相当。在7月2日长江上游形成“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7月17日形成“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洪水目前已经对长江中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并造成多地受灾,为迅速掌握洪水情况及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李道季与戴志军、朱建荣、高磊三位教授一起立即采取行动,在极短时间内高效率组织完成采样前期准备工作与上船人员安排,通过相互合作的形式安排好采样工作,目的是获得宝贵的大洪水时间段长江入海物质通量及相关的水文数据调查。

  在7月13日至7月29日期间,各课题组10多名研究生陆续在长江口徐六泾河段与南支河段采用定点与走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采样和ADCP与OBS等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主要包括盐度、浊度、流速、流向等水文数据,营养盐、悬浮泥沙、塑料垃圾及微塑料入海通量监测采样,以及采集全水深与底部沉积物样品进行后续实验室分析。

航次部分参与人员

课题组研究生进行采样分析

  此次采样获得了极其宝贵的长江口洪水期大小潮及洪峰数据,采集到一大批环境、化学、水文及沉积物样品,课题组合作采样的方式也极大的提高了采样效率与数据质量。结束艰苦的野外考察,他们继续奋战在实验室,进行着大量样品处理和分析测试工作,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图文、来源|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 林易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