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搜集老上海字体 跟着字体在历史中旅行
据《申江服务导报》报道,上世纪30年代的广告牌、40年代的报纸、60年代的结婚证、70年代的黑板报……老姜的收藏非常杂,但其中隐藏了一个线索——字体。作为设计师的姜庆共最近在徐汇艺术馆办了一场展览,展览的主题就是“上海字记”,跨越了一百多年的字体变迁,不仅仅记录下这些颇有设计艺术感的字体,同时也记录下一段因由着字体的,关于印刷、出版,生活、商业的历史脉络。
字体中的上海生活
说到字体,你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能想到宋体、黑体、姚体,电脑里的各种字体。但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不同的字体就已经是街头巷尾、报章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名为“上海字记”的展览,就是记录了中国字字体从民国以来直到今天在上海一路的发展沿革。
在电脑还未普及的年代,你会看到这些字体无处不在的应用。
或是出现在出版杂志上,比如鲁迅先生主编的《奔流》杂志上经过横向拉伸如一道激流般的“奔流”二字,又如上世纪30年代《现代》杂志上锐利、棱角分明的“现代”二字;或是出现在产品包装上,比如上世纪60年代留兰香牙膏包装盒上大红色的斜体字和凤凰牌自行车说明书上笔画拖得长长的标志性“凤凰牌”三个字;或是出现在马路边的电影、话剧海报上,比如那时候根据清代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改编的话剧海报上飘逸、略带歪斜的“浮生六记”四字。这些过去人们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字体如今在徐汇艺术馆空间不大的展厅中按照年代先后分区展出,每一区又分铅活字体、美术字体和手写字体,这也正是中国字体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即使经过那么多年,在被制式化的电脑字体所占据的今日,依旧看上去鲜活生动,透过这些字体,昔日的上海生活跃然眼前。
去文庙,淘字体
这些字体大多数都是设计师姜庆共在过去五年里搜集来的。
他从2009年开始对上海的各种印刷品上的字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独到的美感让作为设计师的他非常着迷。
姜庆共说最初还是30年代形状不同、各具美感的艺术字体最吸引他。那时候的字体还没有统一的制式,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字体设计师经过反复琢磨推敲后根据文字蕴含的意义、具备的功能和所处的语境而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字体除了承担文字的表义功能,其本身的形体构造和色彩中蕴含的美感也同时成为了意义构建的一部分。尤其是当西方结构主义传入中国后,将兼具意义与美感的图形符号运用于中国字的尝试更是屡见不鲜。如此,字体便成为了一门艺术。
这五年间,他通过文献资料、图书搜集,终于满满积累了数千件收藏。其中有连环画、电影海报、长篇封套、报纸、香烟盒,等诸多不同种类的印刷品。他说:“人家去文庙淘货,都会有一个固定种类,有什么新来的货,就会有人通知,我这儿要找的,根本没法儿拜托人留心,只能自己一点点淘。”
字体背后有历史
看得字体多了,姜庆共练出了本事,给他看一份印刷品,他基本就能确定这是什么年代的。
但有感觉还不行,要把字体背后的历史脉络给串联起来,又是另外一项系统工程。
这些字体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诞生?出于何种需求而被创造?又是谁出于何种理念创造了这些字体?要搞清楚每一种字体背后的历史渊源还是不得不诉诸历史文献,他翻看了大量的参考书目,像是《上海文化艺术志》、《上海出版志》、《上海新闻志》、《上海轻工业志》这一类记录各行各业历史演变的书籍都是必须过目的,作为对字体发展的背景了解,而其中若是有什么与字体相关的文章就更要挑出来细看了。
走街串巷的感叹
在走街串巷的时候,老姜也颇为留意路边和字体有关的元素,黑板报、街头标语、广告招牌,包括私人小饭馆儿门口的手写菜单。
但如今,他越来越发现手写字体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电脑排版,而这也是令姜庆共感到惋惜的地方,清一色的电脑字体取代了丰富多姿的手写艺术字体,每一个中国字背后的生动活泼的个性亦消失不见,那么中国古老的象形字本身所具备的美感与灵性还从何谈起呢?
除了搜集书面资料,姜庆共还采访了12位从事文字相关行业、常与文字打交道因而与文字结下深厚友谊的专业人士,这其中有包装设计师、美术编辑、刻字工、书籍设计师、作家、插画师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字被一笔一笔被创造出来的全过程、这些字体创作者的创作理念以及发生在他们和文字之间的点滴故事,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前景的担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