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头版]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

04.01.2015  17:16

  在王振义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画:一棵参天大树,每片叶子上都贴着一张灿烂的笑脸——那是王振义近百名学生集体送给他的礼物。 

  笑容,是人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的谢意与祝福;绿荫,象征的则是荣誉背后的精神传承。 

  就在这幅画前,王振义谈起了他所理解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感悟。 

  精神贫穷,不是真富强 

  记者:您做了66年的医生,这些年您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王振义:我们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很明显。比如说天花病,我刚毕业的时候,我们医院里有两个楼层收的都是天花病患者。现在呢,天花病没有了,白喉也几乎没有了;我年幼的时候,祖母因为得了伤寒去世,伤寒这个病现在很少,可以打疫苗预防。过去有些看不好的病,现在都能看好了。就拿我研究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来说,从前都觉得是绝症,现在80%的病人可以延续10年以上的生命,这不是很大的进步吗? 

  记者:医疗水平进步得益于国家富强。 

  王振义:我今年90岁了,亲历过国家被侵略、被占领的年代。那时候中国人受欺负,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实力比人家落后得多。所以,从念书的第一天起,我脑子里就有“科学救国”的想法,就想搞好科学,让我们国家快点富强起来。这种爱国心是人类很自然的感情,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说,“我的国家差一点没关系”。即使国家再小、再穷,人民都非常尊重、热爱自己的国家,你如果说他(她)的国家不好,他(她)是会生气的。 

  记者:追求国家富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振义:就算我从10岁开始懂事,到现在也有80年了。这80年中我有个深刻的体会: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中国人才能真正做有尊严的人。 

  当然我说的富强,不光光是经济的富强,还有文化和道德的富强。一个国家如果只讲钱,只讲军事,那它只能是个精神贫穷的国家,或是仗势欺负别人的国家,谈不上真正的富强。 

  成为“牡丹花”后要保持清雅 

  记者: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国家的价值观中不应该有“”的影子,因为钱是需求而非追求。如果把需求作为追求,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王振义:喜欢钱很正常,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我就穷着吧,房子也不要,钱也不要”。荣华富贵是可以争取的,但你用的方式应该是文明的、道德的,要有底线,这样获得财富才是光荣的;去偷、去抢,或是用不道德的方式,那太可耻了。如果一个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简朴、简单的生活,是很让人佩服的。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也一直这么要求自己。 

  记者:所以有人称您是“三院院士”,除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精神院士”、“道德院士”。听说您家的客厅里挂了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它是不是寄托了您的精神追求? 

  王振义: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清贫的牡丹”意思就是我们都应该用清白和道德的方式去奋发图强。成功了的同时不要忘记别人。我得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这个奖那个奖,但我把这些都看得很淡。因为有些奖项只给了研究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个人,其实一个研究团队有好多人,他们都没得着奖。 下转3版(上接第1版)一个人奋发图强,成为一支牡丹花后,要保持清雅,要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温暖,才会更文明。 

  一直向前的动力——信念 

  记者:最近几年,医患矛盾令人关注。本该是携手共同对抗病魔的医生和患者,却产生了彼此的不信任甚至对抗,发生了一些令人痛心的不和谐事件。 

  王振义:我觉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不会消失。医生和病人之间总是有隔阂的,什么隔阂呢?病人希望到医院马上有人给看病,马上就治好。你到急诊室去看看,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急得不得了。很多人不懂,有些病是没有办法看好的,或是没有办法短时间内看好的。所以,这个矛盾永远存在。 

  记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除了看好病之外,老百姓希望获得的还有医之德、医之爱。 

  王振义:所以,医生们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你做医生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做医生是为了多赚钱,这显然不对。医生要端正自己从医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治病救人,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当然,社会给予医生的待遇也要合理。 

  我夫人是一名儿科医生。她对小孩非常和善,即使非常严重的病人,不能挽救了,她都在旁边守护着,小病人都很喜欢她。我自己也有这种体会,你对病人用了心,病人对你的感谢是无法形容的。 

  同时,病人也应该理解医生的辛苦,医生付出了很多,做了不少牺牲。我一直对家人很内疚的是,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没有在夫人身边照顾她,因为我在给别人看病。今年春节,瑞金医院里放了一个小片子《爸妈去哪里》,都是医生的孩子们在问:“妈妈,怎么这么晚了你还不回来啊”,“爸爸,为什么你没空陪我去玩啊”……听到这些话,做父母的心里真的很难过。 

  所以,医生和病人还是要相互谅解,相互帮助,和谐就是这么来的嘛。 

  记者:您90高龄了还在搞研究、教学生,让您脚步不停、一直向前的动力是什么? 

  王振义:两个字——信念。 

  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由心里怎么想来决定的,哪怕是做坏事情也要先动坏脑筋吧。所以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一些事情,如果没有信念和信仰,我觉得很难。 

  说到底,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有的人说“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其实它关乎你的一言一行。从小,我父亲就教育我要做个有用的人,这就成了我一生的信念和追求,我所有的奋斗和努力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活得很带劲。一个人,没有信念可不行。 

    来源:解放日报头版 2014.3.3 

    原文: 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