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街道转型记之二:机构瘦身 民生服务怎样扩容

04.05.2015  10:32

  近期,各区纷纷举行街道更名挂牌仪式,原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街道党政内设机构“6+2”,“6”为全市统一设置,“2”为自选,也陆续亮相。与之同步推进的,还有各街道直接服务民生的窗口单位“六中心”建设。

  更名、挂牌、科室精简,不只是“搬搬桌子”,“挪挪位子”那么简单。街道通过机构设置调整,如何从“向上对应”,转变为更多“向下对应”,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职能?“6+2”机构设置,规定动作如何做到位,自选动作怎样做出彩?科室精简了,机构瘦身了,民生服务如何扩容?

   从机构改革到百姓受益,距离有多远

  街道科室,原先多达十几个,为了“向上对应”;现在按市里规定精简到“6+2”。表面上看是街道内设机构改革,其背后深意是为了更好地“向下对应”。

  从热热闹闹的机构改革,到实实在在让百姓受益,距离有多远?

  街道“6+2”机构设置,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同时可根据街道实际需要,增设2个工作机构。这个“+2”怎么设置?

  不约而同,不少区都在街道设了“社区发展办公室”,希望它扮演街道“发改委”的角色,负责统筹落实社区发展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老人“日托所”建在哪里?社区商业如何丰富?白领午餐怎么解决……社区发展一系列决策和规划,应该源于群众需求和期盼。

  特色“自选动作”还有,静安区街道设立“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负责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统筹、培育和管理工作,而这支队伍,正是服务居民群众的重要力量;徐汇区街道设立“社区专项办公室”,各街道可以结合辖区内群众“急难愁”问题、需要重点发展或攻坚的问题,专项办理。此外还有“社区共建办公室”、“社区文化办公室”、“社区文明办公室”等名称。

  “新牌子下,要建立新体制、新机制,街道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和作风。”不少区领导和街道负责人谈到。

  科室精简,不是在一个“牌子”下,将原先的工作职能简单归并,变成“大拼盘”;而是要好好地研究新科室的职能,做好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工作,这是比“翻牌”更复杂艰巨的任务。

  比如,“6+2”中的“社区自治办公室”,挑战就很大。要发现、提炼、推广居民自治的好模式,要将社区业委会队伍管理好,这些都是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难题。

  而机关干部工作理念和作风,也不会随着“翻牌”而自动转变,仍需要“推一把”。杨浦区延吉街道要求,不管哪个科室,都有直接服务百姓的“硬任务”。各科室人员分片包块,要对各居民区进行全覆盖走访,排摸出近年来居委多次反映、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比如,老小区电线线路老化、弄堂主道口无路灯、居民区晾衣架需要移位等,与区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街道机构改革与清理民生领域“陈年旧事”相结合,推动机关人员转作风。

   发育”新项目,街道理应变得更忙

  招商职能取消了,科室精简了,街道会不会变清闲了?

  “肯定不能这样。如何让现有的这些机构,‘发育’出更多为民服务项目,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静安区一位领导说。

  街道“六中心”可以成为“发育”新项目的平台和载体。根据市里要求,上海各街道在“三中心”基础上,扩为“六中心”——优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治中心。

  记者采访中发现,街道“中心”的建设,创新之举纷呈:纵向延伸是一类。嘉定区真新街道建立大数据平台,街道网格化中心、综治中心、社区平安办公室等机构,收集到的相关情况与数据,由大数据平台“统领”,派任务单、“”处理进展等。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平台还将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度分析,预判一段时间以来社会治理中的难点,排除公共安全隐患。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服务下沉到居民区,在20个居委会都设置便民咨询服务点,提供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居民医保等方面政策咨询,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横向拓展是另一类。宝山区各街道的“标配”是“六中心+1”,即建立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另设了网格化管理分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在为民服务信息化、项目化、社会化上形成特点。而在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广中社区“民生服务驿站”即将完工,驿站设立了创业就业指导站、居民培训活动中心等,为社区服务“拾遗补缺”。

  街道建各类民生服务“中心”,热情普遍较高。但不少街道负责人同时也关心考核问题,“以后,区里怎么考核我们?

  以往,不少区对街道进行考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是重要的一项,完成得不好,评优肯定没资格;区里对街道也进行社会治理方面考核,但比较“模糊”,缺乏定量标准。今后,取消“经济指标”考核项了,区里将如何重建评价体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考核结合,定量与定性兼顾,鼓励街道创新增设为民服务项目,对街道公共服务和管理等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街道负责人对此都很期待。

   干部转型,街道才能“换里子

  街道转变职能,“翻牌子”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开端,关键还是要看能否“换里子”。而“换里子”的关键是人。

  对不少街道干部而言,适应新岗位是当务之急。当街道科室从15个甚至更多,压缩到“6+2”,新的科室有新的职能定位,不能“新瓶装旧酒”,从科室负责人到科员,对新岗位都有个适应过程。

  一些街道把“精兵强将”派驻“六中心”,沉入到基层一线服务民生。这些街道干部也有担心:“相比呆在机关办公室,一线窗口单位可能要直面各种社会矛盾和民生事务,这对我们的素质能力都是考验。

  怎样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怎样把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实事项目等社区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提高各方参与热情和持久关注度……街道干部要研究的课题还有很多很多。不少街道干部提出,希望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的培训,帮助自己更快地适应工作转变,缩短磨合期。

  身处基层,也要对接“高大上”。浦东塘桥街道干部就有体会,街道聚集了一批具有品牌知名度的社会组织,作为参与社区服务的新生力量。“与这些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打交道,他们嘴里时不时冒出一些国外先进理念、新名词,比如‘引导居民参加开放空间会议’,‘用投融资模式来培育微公益’等。这就逼迫我们加强学习,否则就‘out’了!”街道干部告诉记者。为此,塘桥街道组织培训,帮助机关干部“增能”。

  同时,如何将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好,帮助他们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也是街道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有街道干部坦言,社区工作者涨薪后,明显感到这份职业的吸引力增大了,来报考社工的人员增加了许多。但如果只是本着“薪水较高,离家近,工作难度不大”的想法来报考和从事这份职业,显然不符合要求。伴随薪酬提高,职业化体系建立,怎样让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能力水平也“水涨船高”,在社会治理、服务百姓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对街道来说也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