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复旦大学科研贡献突出
新闻中心讯 近日,《自然》杂志(Nature)出版的《2014自然指数中国增刊》介绍了中国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对全球科学发展的贡献、科研产出领先的十大城市,以及国际科研合作情况。其中,上海篇重点报道了我校科研成果在上海乃至中国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
报道指出,复旦大学是上海“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加权分值计数(WFC: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是根据作者对一篇论文的相对贡献来分配得分值的计算方法,是分值计数经过学科调整后的数值,也是自然指数进行排名的依据)在本市各大研究机构中位于首位。2013年,在全球最为顶尖的68本期刊上,我校共发表255篇论文(WFC=129.2),其中3篇(WFC=0.8)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和《科学》杂志(Science)上。
报道重点介绍了我校在化学领域,尤其是材料化学领域所做的贡献。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是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他的9篇论文占到我校在这一领域产出的10%。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纤维材料方面取得突破,使其可织入纸张厚度的电容器或用于柔性锂电池。据彭教授介绍,这种材料在功能上类似传统的电池,但却是柔性的、可穿戴的,将来也许可以用于给衣物中的电子器件充电。
化学领域的其他主要贡献者包括赵东元教授、王忠胜教授和吴宇平教授。他们都在化学领域期刊发表了3到5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吴宇平教授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的一篇题为LiMn2O4 nanotube as cathode material of second-level charge capability for aqueous rechargeable batteries的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入2013年中国100篇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章。按照加权分值计算,我校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分最高的个人是徐彦辉教授和雷群英教授。徐彦辉教授贡献了3篇论文(WFC=2.5),其中有一篇关于关键蛋白的晶体结构的文章发表在《细胞》杂志(Cell)。雷群英的3篇论文(WFC=2.3)关注几个生物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包括脂质生物合成、肿瘤生长和癌症产生。
报道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上海,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经历了急速扩张和经济改革。2013年,中国的大都市在研究方面一共花费了12亿美元(占GDP总量的3.4%),签订了9274项科技转化协定,其中的86%是针对电子数据服务、生物制药和先进材料。基于创新的行业目前贡献了城市GDP的40%。
上海有68所大学,58家科研机构,328家医院和400家合资企业或者外资研究中心,其中63家机构(包括13家中国科学院机构)在自然指数中有所体现。上海几乎三分之一的科研产出都在生命科学领域,其占比远远超过中国平均水平。主要的贡献机构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每一家机构都贡献了6%到18%的城市加权分数计数。
据悉,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由自然出版集团(NPG: Nature Publishing Group)与数字科学公司(Digital Science)合作推出的关于作者与研究机构从属信息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发表在68本高质量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提供关于全球高质量研究产出的指标和发展情况。今年11月,自然出版集团首次正式发布全球前200名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简称NI指数)情况。其中,我校名列全球第74位。在中国高校中,北京大学(22位)、清华大学(37位)、南京大学(38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9位)、浙江大学(62位)分列前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