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我校绿色工程教育培养有情怀的工程师受关注

26.04.2018  17:48

新工科”建设,如何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近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科学网、周到上海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分别刊文,对我校在工程教育中融入绿色理念、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碰触点”等方面的举措、经验等进行了报道。


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华东理工播下工程伦理教育“种子

合成有机材料的原料是用价格低廉但有毒的环氧氯丙烷还是用可食用的柠檬酸?做恒沸精馏实验,试剂是选择性能好、价格低的还是首选无毒无害的?化学工业产品是只看重产品的性能还是需要考虑环境和生态安全?处理工业废水是用便宜但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还是使用高成本投入研发、没有二次污染的绿色化技术……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课堂上,答案都是后者。

如今,在工程教育中,这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开始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刻“绿色”概念,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工程伦理教育贯穿专业学习始终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知识教学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这是华东理工大学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如今,工程伦理教育已经纳入到这所学校多个工科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中。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告诉记者。许多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后都有着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具有伦理意识的现代工程师在面临忠诚于股东还是公众利益的道德困境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伦理教育不是一门课,却像空气一样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

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概论课通过分析国家发展理念和目前的环保形势,让学生明白将来从事的工作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目的是让学生懂法、知法,进而在设计相关项目时守法;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课则是通过一个个环境事件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程设计理念……

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学生很受用。

化工“绿”起来

化工让人又爱又恨。公众往往“谈化色变”,但衣食住行却又与化工密不可分。如何让化工“绿”起来?必须从源头抓起,要让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工程师们先将“绿色发展”内植于心。

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工程教育由此展开。

化工学院副院长赵双良介绍,绿色工程教育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是教育理念的绿色,也是教育载体的绿色,更是教育内容的绿色。

与时俱进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是举措之一。“像面皮自然包裹肉馅一样,我们也要把国家的发展理念‘揉’进对应的专业课程中。”赵双良说,从2016年年底,化工学院启动了新一轮教材更新,修订内容时,注重对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课程内容的改进,增加普及清洁生产内容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正在准备开设科技史、工程师史等课程。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雷明介绍了聚焦“原子经济”而设计的实验环节:催化剂制备实验中,做出的产品适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脱氢实验中产生的乙苯混合物则作为分离实验的原料。这种物流、产品循环相通的实验,大量减少原料消耗和“三废”排放,体现的正是绿色化工生产过程。

工科味”思政传播更广

每门课都蕴含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现在,华东理工大学这些“工科味”“思政味”兼具的课程,正向更多的群体辐射。

修光利认为,工程伦理的意识需要早期植入。“从娃娃抓起,将工程伦理的意识植入中学教育,印在青年心里。”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华理附中一拍即合,启动构建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参与的“融入中学,启蒙工程伦理意识”行动,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中学工程教育改革联动起来,搭建工程伦理启蒙系列课程、大学生科技互动与演示等实践平台。

2017年3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两位副教授孙东亮、张巍分别走进华理附中课堂,讲授“工程伦理教育:历史、问题与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环境领域的工程伦理思考”等报告。各地反对PX项目事件、怒江水电站开发争议、基因技术带来的挑战、要隐私还是要科学等工程实践引发的伦理问题及案例都激起了中学生浓厚的兴趣。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表示,为提升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学校已经多措并举、全面行动。比如,构建绿色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开设“绿色中国”系列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模块;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创新绿色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各类绿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鼓励发展凸显绿色工程的特色社团等。

张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18日 04 版)

原文来源: 中国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8-04-18  |  作者:张婷 王烨捷

原文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18-04/18/nw.D110000zgqnb_20180418_1-04.htm

 

当“工科味”十足的课程有了“思政味”——

【科学网】华理绿色工程教育着力培养有情怀的工程师

 

设计有机材料的合成实验,原料是用价格低廉但有毒的环氧氯丙烷,还是可食用的柠檬酸?做恒沸精馏实验,试剂是选择性能好、价格低的,还是首选无毒无害的?化学工业产品是仅仅着眼于产品性能,还是需要考虑环境和生态安全?处理工业废水,是用便宜但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还是高成本投入研发没有二次污染的绿色化技术……

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课堂上,答案都是后者。

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高校,华理在工程教育中着力融入绿色理念,注重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刻“绿色”,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播下工程伦理的“种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知识教学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

在华东理工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已经纳入到多个工科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中。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告诉记者,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事件、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等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后,都是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只有培养具有伦理意识以及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才能在面临着忠诚于股东还是公众的利益冲突等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伦理教育不是一门课,但是却像空气一样,从大一到大四,从专业理论课到实践环节,贯穿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

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概论课,通过分析国家发展理念和目前的环保形势,让学生明白将来从事的工作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则是让学生懂法、知法,进而在设计相关项目时守法;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课,则是通过一个个环境事件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程设计理念……

这种顺其自然,让学生很受用。

一次大气课上,老师说工厂的气体排放要经过事先处理,配备合适的处理系统和设备,这可能比较昂贵,但对于整个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个成本显得要低得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莹莹说,这让她意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

与绿色发展同向同行

化工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公众“谈化色变”,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却又与化工密不可分。如何让化工“绿”起来?必须从源头抓起,要让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工程师们先将“绿色发展”内植于心。

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工程教育由此展开。

化工学院副院长赵双良介绍说,绿色工程教育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是教育理念的绿色,也是教育载体的绿色,更是教育内容的绿色。

与时俱进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即为举措之一。“像面皮自然包裹肉馅一样,我们也要把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揉’进对应的专业课程里。”赵双良说,从2016年底,化工学院启动了新一轮的教材更新,修订内容时,注重对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课程内容的改进,增加普及清洁生产内容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正在准备开设科技史、工程师史等课程。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雷明介绍了聚焦“原子经济”而设计的实验环节:催化剂制备实验中,做出的产品适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脱氢实验中产生的乙苯混合物,则作为分离实验的原料。这种物流、产品循环相通的实验,大量减少原料消耗和“三废”排放,体现的正是绿色化工生产过程。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在上海制定更为严格的voc排放标准后,已投入‘三废’治理的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不同的发展阶段,工程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课堂上,专业教师们总能适时地把这些案例和理念“”给学生。

授课师资既有校内专业教师,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导师。面向化工、药学、管理等专业开设的EHS课程,由华理EHS校友会的一百多名校友共同授课。EHS即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一体化管理,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和职业病隐患,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风险和责任意识。

让“工科味”思政传播更广

每门课都蕴含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现在,华东理工大学这些“工科味”“思政味”兼具的课程,正向更多的群体辐射。

修光利认为,工程伦理的意识需要早期植入。现在,他的愿景正逐步实现。“从娃娃抓起,将工程伦理的意识植入中学的教育,印在青年人的心里。”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与华理附中一拍即合,启动构建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参与的“融入中学,启蒙工程伦理意识”行动,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中学工程教育改革联动起来,搭建工程伦理启蒙系列课程、大学生科技互动与演示等实践平台。

2017年3月,资环学院孙东亮、张巍两位副教授,分别走进华理附中的课堂,讲授“工程伦理教育:历史、问题与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环境领域的工程伦理思考”等报告。各地反对PX项目事件、怒江水电站开发争议、基因技术带来的挑战、要隐私还是要科学等工程实践引发的伦理问题及案例,都激起了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探讨、思考的热情。

不仅如此,修光利领衔的“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课程,还于2016年获得“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立项建设,将“责任关怀”辐射到更多的人。

化工学院在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还把互联网+和专业课深度融合,共建设化工原理、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等7门在线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校内本科生,还将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等网络平台上线,为从事化工行业的员工提供理念更新、知识更新的资源。”赵双良说。

为了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工程人才,我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工程教育中融入绿色理念,开展绿色工程教育。”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表示,为提升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学校已经多措并举全面行动:构建绿色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开设“绿色中国”系列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模块;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创新绿色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各类绿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鼓励发展凸显绿色工程的特色社团;举行绿色工程教育培训与研讨等,推进绿色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

原文来源: 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8-04-16  |  作者:张婷 黄辛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4/409284.shtm?id=409284

 

【周到上海】工程伦理教育、与绿色同行、工科思政接轨中学……华东理工做了这些事

设计有机材料的合成实验,原料是用价格低廉但有毒的环氧氯丙烷,还是可食用的柠檬酸?做恒沸精馏实验,试剂是选择性能好、价格低的,还是首选无毒无害的?化学工业产品是仅仅着眼于产品性能,还是需要考虑环境和生态安全?处理工业废水,是用便宜但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还是高成本投入研发没有二次污染的绿色化技术……

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课堂上,工程教育融入绿色理念,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碰触点”,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刻“绿色”,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播下工程伦理的“种子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在华东理工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已经纳入到多个工科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中。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在华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看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事件、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等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后,都是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只有培养具有伦理意识以及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才能在面临着忠诚于股东还是公众的利益冲突等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伦理教育不是一门课,但是却像空气一样,从大一到大四,从专业理论课到实践环节,贯穿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

一次大气课上,老师说工厂的气体排放要经过事先处理,配备合适的处理系统和设备,这可能比较昂贵,但对于整个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个成本显得要低得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莹莹说,这让她意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

与绿色发展同向同行

化工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公众“谈化色变”,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却又与化工密不可分。如何让化工“绿”起来?必须从源头抓起,要让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工程师们先将“绿色发展”内植于心。

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工程教育由此展开。化工学院副院长赵双良介绍说,像面皮自然包裹肉馅一样,我们也要把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揉’进对应的专业课程里。”从2016年底,化工学院启动了新一轮的教材更新,修订内容时,注重对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课程内容的改进,增加普及清洁生产内容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正在准备开设科技史、工程师史等课程。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聚焦“原子经济”而设计的实验环节:催化剂制备实验中,做出的产品适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脱氢实验中产生的乙苯混合物,则作为分离实验的原料。这种物流、产品循环相通的实验,大量减少原料消耗和“三废”排放,体现了绿色化工生产过程。

授课师资既有校内专业教师,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导师。面向化工、药学、管理等专业开设的EHS课程,由华理EHS校友会的一百多名校友共同授课。EHS即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一体化管理,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和职业病隐患,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风险和责任意识。

工科味”思政与中学接轨

每门课都蕴含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现在,华东理工大学这些“工科味”“思政味”兼具的课程,正向更多的群体辐射。

从娃娃抓起,将工程伦理的意识植入中学的教育,印在青年人的心里。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与华理附中一拍即合,启动构建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参与的“融入中学,启蒙工程伦理意识”行动,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中学工程教育改革联动起来,搭建工程伦理启蒙系列课程、大学生科技互动与演示等实践平台。

资环学院孙东亮、张巍两位副教授,分别走进华理附中的课堂,讲授“工程伦理教育:历史、问题与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环境领域的工程伦理思考”等报告。各地反对PX项目事件、怒江水电站开发争议、基因技术带来的挑战、要隐私还是要科学等工程实践引发的伦理问题及案例,都激起了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探讨、思考的热情。

化工学院在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还把互联网+和专业课深度融合,共建设化工原理、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等7门在线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校内本科生,还将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等网络平台上线,为从事化工行业的员工提供理念更新、知识更新的资源。”赵双良说。

原文来源: 周到上海  |  发表时间:2018-04-16  |  作者:张婷 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static.zhoudaosh.com/9390786ECE208BAA477A0330C1EAB88E4371B9EA35933B834BCA3C3C05506808

 

【上海教育新闻网】华东理工大学:工科课程有了“思政味

处理工业废水,是用便宜但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还是高成本投入研发没有二次污染的绿色技术?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课堂上,答案是后者。

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高校,华理在工程教育中着力融入绿色理念,注重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刻“绿色”,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播下工程伦理的“种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知识教学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 华东理工大学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工科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中。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告诉记者,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事件、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等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后,都是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只有培养具有伦理意识以及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才能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伦理教育不是一门课,但却像空气一样,从大一到大四,从专业理论课到实践环节,贯穿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

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概论课,通过分析国家发展理念和目前的环保形势,让学生明白将来从事的工作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则是让学生懂法、知法,进而在设计相关项目时守法;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课,通过一个个环境事件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程设计理念……这种顺其自然,学生很受用。

一次大气课上,老师说工厂的气体排放要经过事先处理,配备合适的处理系统和设备,这可能比较昂贵,但对于整个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个成本显得要低得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莹莹说,她意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建造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

与绿色发展同向同行

化工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公众“谈化色变”,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却又与化工密不可分。让化工“绿”起来,必须从源头抓起,让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工程师们先将“绿色发展”内植于心。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工程教育由此展开。

化工学院副院长赵双良介绍说,绿色工程教育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是教育理念的绿色,也是教育载体的绿色,更是教育内容的绿色。

与时俱进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即为举措之一。“像面皮自然包裹肉馅一样,我们也要把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揉’进对应的专业课程里。”赵双良说,从2016年底,化工学院启动了新一轮的教材更新,修订内容时,注重对涉及高能耗、高污染课程内容的改进,增加普及清洁生产内容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正在准备开设科技史、工程师史等课程。

绿色发展理念同样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雷明介绍了聚焦“原子经济”而设计的实验环节:催化剂制备实验中,做出的产品适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脱氢实验中产生的乙苯混合物,则作为分离实验的原料。这种物流、产品循环相通的实验,大量减少原料消耗和“三废”排放,体现的正是绿色化工生产过程。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在上海制定更为严格的voc排放标准后,已投入‘三废’治理的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不同的发展阶段,工程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课堂上,专业教师们总能适时地把这些案例和理念“”给学生。

授课师资既有校内专业教师,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导师。面向化工、药学、管理等专业开设的EHS课程,由华理EHS校友会的一百多名校友共同授课。EHS即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一体化管理,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和职业病隐患,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风险和责任意识。

让“工科味”思政传播更广

据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介绍,为提升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学校已经多措并举全面行动:构建绿色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开设“绿色中国”系列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模块;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创新绿色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各类绿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鼓励发展凸显绿色工程的特色社团;举行绿色工程教育培训与研讨等,推进绿色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每门课都蕴含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现在,华东理工大学这些“工科味”“思政味”兼具的课程,正向更多的群体辐射。

修光利认为,工程伦理的意识需要早期植入。如今,他的愿景正逐步实现。“从娃娃抓起,将工程伦理的意识植入中学的教育,印在青年人的心里。”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与华理附中一拍即合,启动构建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生”参与的“融入中学,启蒙工程伦理意识”行动,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中学工程教育改革联动起来,搭建工程伦理启蒙系列课程、大学生科技互动与演示等实践平台。

2017年3月,资环学院孙东亮、张巍两位副教授,分别走进华理附中的课堂,讲授“工程伦理教育:历史、问题与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环境领域的工程伦理思考”等报告。各地反对PX项目事件、怒江水电站开发争议、基因技术带来的挑战、要隐私还是要科学等工程实践引发的伦理问题及案例,都激起了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探讨、思考的热情。

不仅如此,修光利领衔的“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课程,还于2016年获得“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立项建设,将“责任关怀”辐射到更多的人。

化工学院在优化绿色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还把互联网+和专业课深度融合,共建设化工原理、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等7门在线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校内本科生,还将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等网络平台上线,为从事化工行业的员工提供理念更新、知识更新的资源。”赵双良说。

记者 金寒草 通讯员 张婷

原文来源: 上海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8-04-17  |  作者:金寒草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8/04/17/2093474.html

 

从课上课下到校内校外,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文教结合”等机制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解放日报》: 思政课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网红课

 

昨天,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记忆追寻,讲好建党故事”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张雨浓上台讲述了她的太外公、《解放日报》创办者之一魏克明的故事。当年,魏克明和战士们用手中纸笔记录上海解放前夕战况,在恶劣环境下快速发稿……张雨浓请爸爸一起来参与讲故事,父女讲完之后都抹起眼泪。张雨浓说,“我想,我会追随他的足迹,用文心和仁心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和工作。

不再只是“你讲我听满堂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也可以这么上。高校思政领域,上海率先提出和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目前形成以“4+1”门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5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4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近1000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使思政课也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红课”。同心圆还在持续扩大,从第一课堂到第二、第三课堂,从课上课下到校内校外,上海高校思政与申城高架路一般,构建“内环、中环、外环”三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思政课本体建设”“课程思政”“文教结合”等机制领跑和辐射各地,形成示范效应。

聚焦第一课堂立德树人

高等学府是育人之所,任何课都有育人功能。在华东理工大学课堂上,“新工科”也有思政的温度。“设计有机材料的合成实验,原料是用价格低廉但有毒的环氧氯丙烷,还是无毒无害甚至可以食用的柠檬酸?”华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告诉学生们,化工产品不能仅仅着眼于产品性能,还需考虑环境和生态安全。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知识教学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这所工科特色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已纳入多个工科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中,不断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在工科生心中潜移默化印上“绿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第一课’。”修光利说。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政核心课程,各类课程与之同向同行、协同一体,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今年教育部在沪进行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调研,正是推广推进“大思政”教学改革的“上海经验”。专家认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同心圆,一起构成了第一环:内圈聚焦第一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使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相应的育人职责。

作为思政队伍来源渠道之一,上海“马学科”专项计划重点支持建好复旦、华东师大这两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上海交大、同济等市级示范马院,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军人才,产出一批重要成果,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易班“云平台”产生学习共同体

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学生们为何都是低头看着手机?原来,他们正集中精力抢答老师刚刚发送过来的提问。答题一结束,授课老师便第一时间掌握了答题情况,再根据后台系统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这学期以来,易班“云平台”正式上线,形成新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面对网络“原住民”95后大学生,适应其更加注重互动体验的认知特点,东华大学“易班”开发新媒体平台,实现学生自助签到、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课下资料分享交流等智能教学功能,构建了功能强大的师生共享教学课程资源库,极大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东华理学院2016级学生孙皓淳说,“课上大家都踊跃参与抢答,这种方式让平时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但又想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有了好机会。

让课程思政“”起来的还有这个“中环”,也就是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思政第三课堂,整合高校所有育人资源,形成共同育人合力。目前,仅“易班”这个大平台就已形成20多个省市区数百所高校的大学生用户群。

形成全景式“大熔炉”育人机制

与张雨浓找来父亲讲述祖辈故事一样,上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90后党员杨坤,通过当面访谈挖掘出了今年90岁高龄抗战老兵丛远宽的战斗经历。杨坤告诉同学们,“他(丛远宽)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带血的布包,颤颤巍巍地说:‘指导员,这就是我最后的党费。纱布不要给我包了,留给轻伤员吧!’”这十多个故事的原声都集纳在学院公众号中,成为“故事宝盒”,让人“”临其境。

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上海形成360度全景式的“大熔炉”育人机制。在“外环”这第三个圈层中,各校“开门办思政”,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高校育人的机制与氛围。

文教交汇,以文化人。上海师大音乐学院正结合艺术专业特点,通过“走出去”方式,计划将形势政策课的上课地点放在国歌展示馆。走上台前的,不仅有专任辅导员,还特邀参加过建军90周年文艺演出的学院声乐教师殷为杰,以及院内退伍兵学生等。在情景教育中,从场馆专业解说到各个声部合唱,他们体悟80多年来《义勇军进行曲》音乐内外的真情真意。

06版: 上海

原文来源: 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8-04-19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8-04-19/getArticle.htm?id=7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