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珍贵展品讲述钱学森的救国理想

01.09.2015  12:59

钱学森在出国留学前发表的航空火箭方面论文、首次对外公开的钱学森赴美留学护照、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致钱学森的嘉奖令、旅美期间使用过的打字机……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的“科学先锋和平卫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钱学森”专题展览昨天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通过照片、文献、实物等210余件珍贵展品讲述钱学森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整个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28日。    

赴美护照承载“航空救国”远大理想

早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5年,钱学森便立定航空救国远大理想,赴美深造,决意为民族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身处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心系万里故园,怀着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人类正义的坚定捍卫,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心血,在技术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开创性成就,为现代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为同盟国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胜日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相继发起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当时正在交通大学求学的钱学森,目睹着被日军轰炸机肆虐侵袭而满目疮痍的上海,痛感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及航空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心中立定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此后,他不仅在校选修“航空工程”等航空方面的课程,决意为民族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1935年8月,钱学森怀揣护照,怀着“航空救国”远大理想,从上海黄浦江码头登上美国杰克逊总统号邮轮,赴美深造。    

用科学研究向世界展示科学捍卫和平的正义力量

二战前后,身处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怀着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人类正义的坚定捍卫,解决了空气压缩效应、热障、薄壳失稳等当时航空界面临的技术难题,为高速空气动力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日后回到祖国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此次展出了载有钱学森关于薄壳失稳研究论文的杂志(书刊原件)及存放该文手稿的实物信封。    

据介绍,战争爆发前夕,钱学森加入了被称为“自杀俱乐部”的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参与美国军方资助的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助推起飞研究计划。战争期间,他所在的加州理工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展更成为美国火箭导弹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为喷气推进技术发展和太平洋战争格局演变贡献了力量。    

二战后期,钱学森参与了多个美国军方保密研究项目,并亲自编写教材,为美国政府选派至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学硕士学位的空、海两军军官讲授课程,为培养美军战时第一批火箭和喷气推进领域军事技术干部,提高盟军军事指挥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战争结束前夕,由于为美国航空及火箭研制作出过重大贡献,钱学森经由冯·卡门推荐加入了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科学咨询团。1945年4月底,钱学森以美军上校身份,身着美军制服,随冯·卡门率领的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赴欧洲考察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在航空和火箭领域的研究情况,参与审问德国火箭专家,并撰写了多份关于德国火箭与喷气技术方面的报告,以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身份,向世界展示了科学捍卫和平的正义力量。    

来源: 青年报 2015.08.25 第A15版   专题  

原文: 珍贵展品讲述钱学森的救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