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最美老板娘”摆菜摊送出正能量

16.09.2014  14:28

  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往往是大家对菜场阿姨的一种刻板印象。然而在浦东新区上钢菜市场,有一位爱穿旗袍的“最美老板娘”谢雅丽,她和先生不但在卖菜时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还会尽量给前来买菜的老年社区居民多些优惠,并主动提供一些“小而美”的关爱,如免费提供冷饮和雨伞等。走出了菜市场,谢雅丽夫妇还与社区困难老人结对子,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日前,记者在菜场内外跟随谢雅丽夫妇卖菜、登门慰问独居老人,并听他们讲述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独特生意经。

   菜场“最美老板娘”爱穿旗袍爱旅游

  “上钢菜市场是浦东最大的菜场之一,几百个摊位,你不一定找得到谢雅丽呢!”在街道人员的指引下,记者走进这座位于灵岩路的菜场,里面熙熙攘攘,环境颇整洁,几乎闻不到那种菜场弥漫的鱼腥味。

  “侬要吃点啥?这鱼肉跟酱料拌拌,在锅里炒下就可以了。这里还有牛肉、鸡肉,都是半成品,烧起来很方便的。”从上钢菜场的一扇侧门走进去,记者立马就被靠近门口的菜摊前的一位老板娘吸引住了。和传统的卖菜阿姨衣着简朴不同,她身穿一袭碎花短旗袍,脸上还略施粉黛。记者在一旁听了半晌,她讲话时略带点嗲声嗲气,一口上海话虽偶尔“洋泾浜”,但和前来买菜的老太太们交流顺畅,时不时还开几句玩笑。“侬要吃冷饮?不要钞票,牛奶味的。”遇到一些老主顾,她还主动从冰柜里掏出几根棒冰,送给大家吃。即便有的顾客在菜摊前挑挑拣拣,没买什么就走了,老板娘也不忘说句“再会”,关照下次再来。

  “喏,她就是谢雅丽了。”经街道人员一番介绍,记者发现这位42岁的老板娘的与众不同之处还不仅仅在穿衣打扮上。

  谢雅丽的摊头不小,有四五个冰柜,主营的是半成品,切好的肉与酱料搅拌好装好,买回家无需再加调味料,只需炒熟便可食用,她解释,“这种方便卫生,省得顾客们自己在厨房里收拾,炒个菜也很快,还挺受欢迎的,生意还不错。

  “雅丽,你回来啦?几天不见都想你啦。”在记者短暂的停留时间里,有好几位相邻摊位的老板娘跑来“串门”,原来谢雅丽前段时间去三亚玩了几天。她的丈夫陈贵鑫告诉记者:“我当初承诺她每年带她旅游两次,一次国内游,一次出国游。这次国内去了三亚,出国可能想去日本和韩国。

  “卖菜还穿旗袍,不怕脏了吗?”记者问谢雅丽,陈贵鑫抢着回答:“她喜欢穿旗袍,我给她买了十来件,脏了就换着穿呗。

   曾发放“爱心卡”,让困难老人年夜饭有荤菜

  “菜场里年轻人少,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其中有些还是困难老人。说得实在点儿,这几年我们做生意赚的钱,让我们过得不错,也是时候帮助别人了。”谢雅丽夫妇想起菜场里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老人买菜时精打细算,舍不得买贵的菜,便计划从家中积蓄里拿出一部分,自己动手设计了200张“爱心卡”,每张“爱心卡”面值28元,票面上还写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2007年春节期间,领到“爱心卡”的老人可以拿着卡在谢雅丽店里兑换28元的菜。“现在28元好像买不了多少荤菜,但是在2007年最起码可以买两三个大荤菜,足够老人的年夜饭有荤油了。”陈贵鑫告诉记者,他们将这200张“爱心卡”送到社区,由居委会负责发放。谢雅丽告诉记者,她看见拿着“爱心卡”来买菜的老人,都会给他们超量的菜。“不过有的老人确实挺节省的,问我‘爱心卡’里的28元能不能分几次用,想一次少拿点,多拿几次。反正爱心都献了,不妨做得彻底点,我就不限定使用次数,直至将28元用完为止。”后来,有的老人还是舍不得吃这么多荤菜,谢雅丽便决定让“爱心卡”变现,“‘爱心卡’能买28元的菜,你只买了18元,没关系,我找给你10元现金,这样他们就更开心了。”

  据记者了解,“爱心卡”在社区一度受到追捧,当年又补发了50张。“我们觉得250张也不能完全覆盖需要帮助的人,便决定从日常做起,点滴中让他们得到实惠。”谢雅丽说。

   父母不在了,就想对社区老人好一点

  “查记者,你今天刚好过来,我们正要去看一位新结对的老人,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看看?”眼瞅着到上午十点了,谢雅丽想起社区前段时间为他们安排了一位老人结对子,计划当天上午过去看看。她一边走,一边嘱咐丈夫买些慰问品,“别忘了买点水果,买香蕉好了,老人没牙齿也咬得动。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谢雅丽夫妇一直主动和社区特困老人结对助老。他们此前一直在帮助87岁的虞莲珍老人,老人平日里行动不便,谢雅丽夫妇逢年过节总要去看望她几次,冬天送羽绒衣,春节送油送米,中秋送月饼水果。去年虞莲珍老人过世,社区又帮忙联系了83岁的独居老人张谦豫……“‘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现在很想对老人好一些,可惜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我就特别想帮助困难老人,也算是弥补心中的遗憾吧。”陈贵鑫还讲了句玩笑话,“几年前我们每到中秋节、重阳节就在社区发慰问品,社区干部开玩笑说抢了他们的工作。

  据社区干部介绍,张谦豫老人膝下无子女,仅靠低保度日,日子比较清贫。记者随同谢雅丽夫妇来到张老人的家中。张老人听说谢雅丽夫妇前来十分高兴,走出家门迎接他们。“这是我们给您买的酸奶。酸奶要多喝,促进消化,水果也要多吃。米和油不够了,打电话给我们,我们给您送过来。”陈贵鑫看见老人现在还睡凉席,赶紧关照说:“凉席好换掉了。天气变冷了,夜里要多盖被子。”“你们赚钱不容易,我生活都还好,别总为我破费。”张谦豫连连叮嘱他们下次来少带点东西。

  “虽然我们第一次见面,但您别跟我们客气,有事尽管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店离你家也不远,没事多去走走,拎点肉回来。”临走前,谢雅丽拉着老人的手再三关照。

   卖菜之外送关爱:天热有冷饮,下雨有雨伞

  “想吃冷饮?冷饮拿根去吃吧。”在帮一位老太太挑完菜后,谢雅丽顺手从冰柜里拿出一根牛奶棒冰,剥好了包装纸递给老人。记者询问得知,每逢夏天,谢雅丽便会批发一些棒冰放着,遇到有需要的顾客送一支,正好防暑降温。“有些老人受不了天热,买菜时候中暑的事情都见过几次。看到有人经过摊头时神色不对,我就赶紧扶进来坐着,再吃根冷饮,喝口水,休息休息,一般就会好了。

  谢雅丽还在店里备了十多把雨伞。“有时走出家门时没下雨,结果从菜场出来下雨了,很多顾客就只能守在门口或淋雨回家。”陈贵鑫有次在菜场门口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卖伞,抱着“让他卖完早点回家”的想法,一次性包下了所有的伞,三十多把全放在店里,遇到下雨天就免费借给没带伞的顾客。“我们不要押金,不用登记,充分相信大家。”陈贵鑫坦言,有一部分伞有去无回,但他看得很开,“可能是忘记或怕麻烦吧,就当送给他们好了,一把伞也不算贵。

  “遇到顾客当天生日,送块猪排。大热天,准备几根冷饮。再把雨伞、慰问品等加起来,一年开销五六万肯定有的。我是实在人,我花了这些钱,顾客都会看在眼里,我对他们好,他们肯定会来照顾生意。”陈贵鑫算了笔账,尽管开支不小,但他们收获了回头生意之外的别样感动。

  “几年前,我坐在摊头上,看到一位孕妇慢慢走出去,结果一会儿没注意她人就不见了。我立马站起来,看见孕妇躺在了地上。”谢雅丽一看不对劲,赶紧帮她躺平,再拨打120,并且在孕妇身边陪伴,直至其家人和救护车到达。这桩“小插曲”过后,她很快就忘了。直到几年后的一天,一位妇女来到她的摊位,说:“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你救的那个孕妇啊,我家小孩都长大了。”谢雅丽回忆半天才想起那件事,“现在她还经常带小孩来我店里买菜,成了老主顾,也成了朋友。”记者还听说,他们有位顾客一家三口都是盲人,有天正逢陈贵鑫生日,夫妇俩便送了一碗生日面给前来买菜的盲人,想不到盲人夫妇一会儿就买了只大蛋糕,一定要让他们收下,说是感谢他们平时的照顾。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