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6年3次提交意见 道路中心隔离带将有标准

08.11.2014  11:44

  “道路中心隔离带缺少反光标识、隔离栏标识也不统一,有的放骑马桩,有的用链条,安全隐患很大。”在昨天举行的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督办上,市人大代表余国强呼吁,这样的现状亟需改变。市交通委方面回应称,将按“先试点,后评估,再推广”的思路,因地制宜推进中央隔离护栏端头设置反光标识,同时对隔离设施的多样化现状开展研究。

  今年市人代会上,余国强提交了“关于统一加强本市道路及近郊中心隔离带两头反光标识的标准建议”的书面意见,这是他连续6年关注此事,第3次提出这方面的建议了。此前,他曾在2011年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2013年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分别提交过。

  余国强说,上海的道路中心隔离带两头安全标识设置不规范不合理,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他曾做过调研,吴中路500号处路口三车道并二车道,中心隔离带反光标识设置不合理,从设置之处开始,事故不断。“仅在吴中路水城路路口转弯处,我目睹的交通事故就有8起,晚上灯光太暗又没有反光标记,驾驶员根本看不到隔离标识。

  余国强还提出,“除了欠缺反光标识外,隔离栏标识也不统一,有的放骑马桩,有的用链条……”在书面意见督办会上,余国强当场展示自己平时所拍摄的隔离栏照片,形形色色的隔离装置由于缺乏醒目标识而被撞得面目全非。代表们认为,完善道路隔离带反光标识、统一隔离标识的形式,很有必要。

  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和原市建交委等牵头相关办理部门先后在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中央隔离互联端头增设红白防撞柱、反光警示柱、自发光警示柱等反光标识,提升警示作用。

  “但由于国家还没在中央隔离护栏端头设置反光标识的相关规定,以及有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也没有反光标识设置的具体要求,所以本市各区在推进中央护栏上增设反光标识的工作还不平衡。”市交通委副主任戴晓坚坦言。

  戴晓坚透露,随着本市机构改革推进,市交通委在接手相关工作时,继续按照原先确定的“先试点,后评估,再推广”的思路,协调闵行区在莘松路、七莘路等11条主要道路开展中央隔离护栏增设反光标识的试点建设工作。“近期试点已完成,并结合实际运行效果对反光标识进行了优化调整,如针对车辆转弯容易撞坏反光标识的问题,将路口端头的反光标识往内移了10米左右,”戴晓坚说,这样既保护了反光标识设施,也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

  据悉,在深化评估闵行区试点路段以及浦东、黄浦、徐汇等区运行效果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将广泛征询社会和市民意见建议,因地制宜推进中央隔离护栏端头设置反光标识。针对目前道路中央隔离设施形式多样的现状,明年,市交通委计划对城市道路中央隔离设施的技术标准开展研究,同时将反光标识作为道路中央隔离设施内容之一纳入研究范围,将成熟部分纳入道路附属设施技术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