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轿车是怎样引进到上海的

22.09.2021  09:02
2021 09/22 05:20 分享 返回

  一九八三年四月,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资料图片)

  桑塔纳属于中级车,当时,选择它主要考虑到适应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国际先进水平,外形美观大方,综合性能可靠。今天看来,这是个承上启下的车型。

  桑车,是众所周知的桑塔纳轿车的简称,曾经是中国销量最大的轿车。自从30多年前上海引进第一条桑车装配线,意味着中国轿车生产有了新起步,其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日本专家来到上海,一看到上海牌轿车生产流水线,就说这是我们爷爷辈的生产方式。虽然话讲得不太客气,但面对落后现实还是要承认的。从当时国内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来比较,上海不如北京,也比不过南京。除了日本外,其他来沪考察的外商专家也评价上海汽车企业加起来等于零,意思是上海生产轿车没有基础。的确,上海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大多是弄堂小厂,实力太弱。

  上海研制轿车起步于1958年,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凤凰牌轿车的年产量,最高没有超过3000辆,最低只有几百辆。1978年7月,国家准备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上海的态度是力争。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也力挺上海。他及时和上海市领导通电话,商议具体实施步骤。那时,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成为上自一机部汽车总局、下至上海市机电一局的头等大事,他们共同起草文件,上报给党中央、国务院。今天看来,这份报告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因为文件首次提出了引进轿车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建设现代化轿车制造企业,明确市场定位和合作对象等市场化概念。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后来的发展,尤其是轿车技术引进和对外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这个文件批复速度之快,也可以看出国家对发展先进汽车工业的高度重视。上海市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具体工作。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这个项目不符合国情,因为轿车是高级消费品,老百姓买不起也不急需,若搞合作生产,中方可能要吃亏,等等。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对外谈判工作开展了起来。汽车行业里的许多老专家非常兴奋,他们觉得合作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当了27年局长的蒋涛信心更足, 他说:“只要有机会,上海没有办不成的事。

  1978年9月底,国务院一机部先后向美国通用、福特,日本丰田、德国奔驰、大众,法国雷诺、雪铁龙等汽车公司发出了邀请电,很快就有了答复,国外汽车公司的代表团纷纷来华商谈合作。除了丰田婉言谢绝和奔驰不愿转让轿车技术外,其他公司都表示了积极的合作意向。美国通用公司认为中国轿车工业基础差,建议以“中外合资经营”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快要召开了,邓小平明确表示,对轿车生产搞中外合资经营予以支持。后来有不少研究汽车史的专家说,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也就不会有上海这个项目。

  上海武康路390号是一幢西式小洋楼。这幢楼给了上海引进轿车生产装配线项目组办公用,长达6年的桑塔纳轿车项目谈判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上海为什么选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选中桑塔纳车型呢?当年负责谈判项目的蒋涛说,合作对象选择是有原则的,首先要提供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先进车型;其次是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轿车工业;最后是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零部件国产化。在众多的外国汽车公司中,只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接受,愿意投入现金建设装配线。这自然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

  谈判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国外轿车生产模式,年产量起点就是15万辆。上海与德国大众最初的谈判方案也是按15万辆的要求去做的。然而到了节骨眼上,发生了变化。1980年,德国大众以汽车市场不景气为由要撤项目,中止谈判。当时,国内也碰到经济调整,所有项目一律暂停。主管汽车工业的领导建议德方是不是把项目的规模缩小一点,把大项目改成小项目,从年产15万辆减少到2万辆。这样一来投资减少了,也容易上马。德方采纳了中方的意见,这个项目的谈判就继续进行了下去。桑塔纳属于中级车,选择它主要考虑到适应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国际先进水平,外形美观大方,综合性能可靠。今天看来,这是个承上启下的车型。20世纪80年代前期,桑车问世,许多人都把它当作了“高档车”。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截至2001年,桑车已生产了近200万辆,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后来,日本丰田公司原社长奥田硕再次来到上海,看到满街跑的是桑塔纳,不由得感慨地说:“现在连一辆皇冠车都看不到了。

  桑塔纳的故乡是德国埃姆登工厂,桑塔纳在本土只生产了13万辆。在德国大众汽车博物馆里也看不到桑塔纳的影子,桑塔纳在中国创造了奇迹。上海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真诚与德国大众合作。当第一辆桑塔纳汽车组装成功,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分别参股, 成为上海大众的股东成员,推动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政协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