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成立 “奔八”张洵澎继续激情澎湃
浙昆《十五贯》60岁庆生盛宴余兴未散,近日昆曲界又迎喜事。3月14日,以中国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名字命名的“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于古北市民中心成立,为昆曲传承与民间普及增添新的一笔。
75岁杜丽娘“汤显祖的知音”
“昆大班”出身的张洵澎已与昆曲结缘64载。1953年第一批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的她,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昆曲学员之一,和她并肩的“同学们”后来相继成为昆曲大家,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被誉为“熊猫馆”的昆大班,接受了来自言慧珠和朱传茗、沈传芷、姚传芗等“传字”辈京昆大师的真传,继承了最正统的昆曲衣钵。
60多年来,张洵澎坚持钻研舞台艺术,形成辨识度极高的个人风格,她天性奔放,热情洋溢,她的招牌角色“杜丽娘”与风格鲜明的闺门旦深入人心。在“戏祖宗”汤显祖逝世400年纪念之际,成立澎派艺术研习中心,张洵澎笑称“和汤显祖有缘”。
1956年,年方15岁的张洵澎在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初次登场参加南北昆曲会演,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成为她的开蒙大戏,她也因杜丽娘一角一炮而红。之后,她在言慧珠和俞振飞的悉心传授下继承了全本《牡丹亭》。60年前,她与恩师言慧珠同台出演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另一部作品《南柯记·瑶台》。60年后,她带领上昆昆五班演员排练这出经典之作,向汤显祖致敬。“他们说我是汤显祖的知音”,说到自己的风格被戏迷叫作“澎派”,张洵澎认为自己和汤显祖有着共通之处,“我们的表现手法都是浪漫的,激情澎湃的”。
吸收创新闺门旦花季不败
奔八的年龄,一身红装的张洵澎看上去依旧意气风发。几十年来,她吸收了昆曲艺术前辈的表演精髓,加上一贯的开放思维和善于吸收各种艺术营养的创造力,张洵澎形成了“中西合璧”与众不同的昆曲澎派艺术。
为了让“正值花季”的昆曲闺门旦永葆青春,她借鉴好莱坞经典女星的一颦一笑,“葛丽泰·嘉宝的贵气和奥黛丽·赫本的纯真,正好是富贵人家少女具备的”。为了形成独有的舞台表演风格,张洵澎仔细琢磨每一个角色所处的时代和心理,研究每个细微动作和表情对于传达剧中人物思想情感的帮助,一招一式、一伸手一投足之间,既有传统昆曲的讲究与严谨,又显得那么别致。她向儿子“芭蕾王子”蔡一磊,以及曾是国家男篮队员的先生蔡国强偷师,从西方芭蕾汲取展腿伸展的优美身段,从篮球与乒乓球的急停步伐里获得“小碎步”、“水上漂”的表演灵感。“昆剧是百戏之祖,只是人家来吸收我们,我们会被淘汰,我们也要学会去吸收别人。”
桃李满枝昆曲传承周而复始
在昆曲舞台上,张洵澎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戏曲演员,史依弘、张军、孔爱萍、沈昳丽、罗艳、董圆圆、蔡晓秋、方亚芬、陈颖、董鉴鸿等,最小的学生已经是第五代弟子。而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正是由张洵澎弟子赵津羽和一群爱徒共同发起的,意在将老师这一独特的昆曲表演艺术发扬光大。“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这一代已经到了成熟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特别是舞蹈、表演、身段,我们这代差不多都80岁了,我们也会老去,一招一式需要传下去”,张洵澎介绍研习中心成立后的规划,由自己指导专业演员,由赵津羽启蒙提高业余演员。
昆曲王子张军自信地用爱因斯坦能量守恒定律来戏解昆曲的“永恒”传承,“老师用澎湃的能量成就了我们的质量,学生的质量又激发老师无限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理论,昆曲是永恒的”。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