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研究的三种范式 ——记中文系第十届“惠风钟文”系列讲座之第五场

25.11.2014  14:02

2014年11月11日18点30分,复旦大学中文系团学联举办的第十届“惠风钟文”系列讲座第五场——“汉语方言研究的三种范式”在光华楼西主楼1101准时开讲。

主讲人陶寰老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汉语言文字专业硕士生导师,吴语研究方面的专家。因其“儒雅学者”的称号,许多学子慕名而来。

讲座开始,陶老师着重阐述了语言研究的目的。在这之前,陶老师首先说明学者中研究共时语言学的有百分之八十,远多于历时语言学的研究者。之后,陶老师进行了举例提问:汉语若为系统,内部结构是什么?材料是什么?材料的搭建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和兴趣。陶老师分两点论述了语言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共时语言学研究目标。语言类型学是跨语言之间的共性,讨论语言为什么呈现出丰富的样子,以及这种丰富性是否有边界;语言是人的特殊技能,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那么语言所反映的人的认知能力和人的其他的认知能力是什么关系。这种学说认为“语言学最终要被心理学取代,最终要被生理学取代”;其次是历时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语言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间表现不同,历时语言学家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会变,会怎么变,其中有无规律,若有,是什么,语言在传递中的偏差问题等。

接着,陶老师为我们讲明:方言学是站在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交叉点上的一门学科。研究一种方言要关注一种方言系统,这是类型学最爱用的方法。

基于此,陶老师对历史语言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阐明了历史语言学下的三个范式:历史比较法、类型学与接触语言学。其中他着重讲述了历史比较法的原则。比较典型的是新语法学派的口号: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陶寰老师举出例子:梵文与古希腊语、拉丁语与有相似之处,它们有系统的对应关系。而所有语言都只有一个源头,此后语言学研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随后,陶老师提出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相应地在传播语言。当传播语言时,会忘了传播语言的形式。若把精力集中在语言本身,则会发现每个人的语言都不尽相同。比如,皮皮虾在各地说法都有区别,是因为每个人说的普通话相异。这和人的声带、口腔大小、牙齿形状及从小成长的语言环境不同有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言是不会灭亡的。旧的方言消失了,将来还会出现一批新的方言。这个观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讲座的结尾,陶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的精彩之处:语言可能缺少文学那样带有情趣的表达,如掌故,八卦等。但有一个好处在于它是所有人制造、参与的结果,人与人是平等的。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道:“我认可方言是不会灭绝的,但您能解释一下方言改变中的过程吗?比如现在变化比较大的松江话?”陶老师答:“语言的变化好像人类基因变异,随即发生,即使环境封闭,人也是在变化的,第一推动力并不好说。”

最后,中文系工作人员献上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并与老师进行合影。

惠智沐山河,风月取贤灵。钟情百家诗,文会天下英。相信此次中文系团学联主办的“惠风钟文”系列讲座,定能使更多的学子对语言学有更多的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