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西方语系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西班牙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2016年7月4日至7日,我系于漫教授、西班牙语专业教师陆恺甜、陈旦娜、张礼骏和丁昕云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参加2016第四届全国西班牙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于漫教授和陆恺甜老师受邀担任本届研讨会观摩课的授课教师。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来自全国73所院校的西班牙语专业15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7月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郑书九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分别致辞。
为期四天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分为“教学示范与观摩”和“主题研讨”两大模块,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各位专家教师与北京院校的学生配合,进行了拉丁美洲文学、西班牙文学、西班牙语基础听力与西汉翻译四门西班牙语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示范。我系于漫教授和陆恺甜老师分别对西班牙文学和西班牙语基础听力两门课程进行示范教学,并就我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和教学理念与参会的老师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两位老师对教学理念的深度思考、对课程内容的精心准备、以及对课堂节奏张弛有度的把握,得到了与会老师的积极评价。
本次西班牙文学示范课,于漫教授以西班牙战后叙事文学的代表Camilo José Cela的 La Familia de Pascual Duarte 为主题,在课堂上运用多模态教学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潜在的阅读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层层递进式地使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背景、作家的个体风格,具体流派形成的缘由等方面的理解。从作品内容、人物情感、叙事结构和语言特色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作品文本。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阐释性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锻炼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身的思辨能力。于老师在问答环节中提出了文学课所要达到的三个目标:第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爱好;第二,培养学生批判阅读的习惯;第三,锻炼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陆恺甜老师通过对西班牙语听力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主张将听力策略融入听力教学,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本次观摩课以拉美地理与文化类语料为主线,通过听前热身,听力理解,视听讨论,总结阐发等模块逐步展开。素材包含拉美电台广播、电视采访等,丰富多样;并结合当下热播娱乐节目《花样姐姐》的片段,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生动有趣。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形式多样、模式新颖,鼓励学生对电影的主旨或片段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拓展他们对西语世界多彩语言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由小见大,思索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内涵深刻的命题。在讨论环节,陆恺甜老师提出了她的听力课教学核心理念,即教师在课上的任务应该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而非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减轻学生在听力课堂上的负担感和焦虑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全国西班牙语专业从1999年的12所院校开设至今增至90余所,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年轻化、缺乏教学科研经验等问题亟待解决。自2009年第一届全国西班牙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至今,每一届我系都派出主讲教师承担示范课程,在展示我系中青年骨干教师风采的同时,也鼓励我系西班牙语专业一线教师利用这个宝贵的平台与全国西语界同仁交流沟通,不断在学习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西方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