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七:关于法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20.12.2018  20:32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高峰学科建设和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的一年。日前,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上海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攻坚方案》 ,明确了下一阶段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总体方案和核心指标攻坚专项方案。为促进攻坚方案的实施,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特邀各院系、各部门负责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笔谈。

关于法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张海斌


上外法学学科创设于1994年,是上外适应改革开放需求,对接国家战略的产物。进入新时代,上外法学学科紧密围绕学校“多语种+”战略,充分发挥上海的地缘优势,依托上外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多语种+”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路径,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法律功底扎实,外语技能精湛,能胜任涉外法务与国际法务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在此基础上,深化与上外其他优势学科协同,聚焦区域与国别,不断凝聚国际法、外国法与比较法的学科特色,探索形成具有上外法学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一、围绕“多语种+”,推进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多语种+”法律人才培养的先发优势,推进“多语种+”法学研究,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区域与国别法治动态追踪研究,以区域与国别法治前沿热点研究为进路,不断增进与校内优势学科协同研究能力,深入开展专项研究,逐步推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学术成果。

依托“多语种+”法学研究团队,以法律翻译为途径,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积极开展中外多语种优秀法学作品和法典翻译工作,服务于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和法律实践互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法学研究新领域。

二、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探索开拓法学交叉学科建设新领域

依托上外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以国际法研究中心、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法律翻译研究中心为主体,探索建立跨学科资源整合机制和平台,围绕区域与国别领域相关问题,整合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资源,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申报课题,开展跨学科协同研究,逐步开辟法学交叉学科新领域。

同时,积极开拓法律与外国语言文学交叉学科发展的新视域,整合法学院外语学科教师的研究资源,尝试在法律与语言、法律与翻译、法律与文学、法律与文化等交叉学科领域实现新突破,形成新特色,为法学院法学学科发展和特色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生长点与增长点。

三、聚焦区域国别法治研究,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梯队

围绕学科定位和特色,不断加强与国外合作大学的师资交流、科研合作与研究资源共享,努力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维度。逐步引入海外高层次学科骨干和青年博士,在国际法、外国法和比较法等领域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多语种、跨法系的研究团队。在区域与国别法治研究上,基本具备以问题为导向的协同研究能力。

注重引进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以及知识结构、合作意识与协同科研能力的综合表现。同时,配合学校相关人事制度改革,积极争取科研编制,推进研究机构实体化。探索建立人事管理“旋转门”制度,实现师资在教学和科研岗位的灵活轮换。不断完善学院人事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符合一流学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引进与评价体系。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

初审 /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