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扎实推进深改试点工作建设高水平大学
基于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调整办学重点,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好支撑
一是以五大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吸引高水平人才到教学第一线。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和全球城市建设,上大重点把医学、材料、通信与计算机、艺术、商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着重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引导科研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鼓励高水平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比如,在2016级本科新生报到当天就开放了高温合金叶片研究中心等11个实验室。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上课,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生课程。2014-2015学年,高层次人才独立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达到47%。2016年,学校推进校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每位班子成员每学期至少听两门课,学校主要领导带头上通识课,努力让本科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大师的引领。
二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重点,把好教师进口关和价值观工作。学校要求所有新进教师都要先过“教学关”,不仅在院系试讲,人事部门还要把试讲情况在校长办公会上进行汇报。逐步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和系统化培训工作机制,新进青年教师100%全面承担助教助课任务。学校通过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将教师的精力吸引到本科课堂,“好好上课”“指导课外竞赛”“进行课后辅导”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的共识与自觉。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硬件问题。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硬件设施支撑。在过去廿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学校以科研为需求为导向,建设了较多实验用房。在“十三五”期间,学校计划新建22.65万平方米校舍,其中直接用于教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为11.05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49%。
坚持传承中创新,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一流本科教育
一是继承和发扬钱伟长教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组建优质跨学科教学团队,引入“项链模式”教学法,涌现了“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多门优质德育课程。学校将人才培养愿景分解为“核心元素”“内涵诠释”“观测指标”“培养载体”,并落实到日常教育中;依托“成就系统”数据库信息,识别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的“订制化”。
二是持续推进通识课程改革,提高授课质量。经过5年的持续推进,学校已经建设了23门核心通识课、200多门通识选修课、300多门新生研讨课和各院系开设的高年级研讨课、国际化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相互支撑、多元互补的课程资源库,初步形成了贯穿四年、涵盖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
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以斯坦福大学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标杆,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创新创业与通识课程模块、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渠道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2015年,学校获得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承办权;2016年,学校获评为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四是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提供人才。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项体育爱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为学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愿景,学校不仅有理工学科的院系,还在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新组建了音乐学院、电影学院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并邀请知名艺术家冯远、王勇、陈凯歌和贾樟柯担任院长。目前,学校不仅科学家云集,也是艺术家的最佳栖息地,这不仅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也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文化素质教育。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综合改革,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一是改革人事制度,解决“好老师”得不到好评价、好发展路径的问题。完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三位一体”的评教体系,将教学效果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收入体系。设置教学型教授岗位,率先在基础学科和公共课教学领域中进行试点。
二是实行大部制、学部制改革,解决人才培养的合力不够问题。推进大部制革,基于学生发展需求重构相应的机关部门科室和工作流程;基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成立本科生院,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的联动。推进学部制改革,为培养跨学科人才、帮助学生可以进入更多的实验室提供平台。
三是改革专业设置、培养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互动不足的问题。建立专业与课程的动态更新机制,增加校企合作课程,引进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推广联合大作业与课程项目,基于社会和企业的项目开设课程,紧密对接产业对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