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招式、修内功:四史教育点亮课程思政新篇章

29.06.2020  03:21

  课程思政建设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学校需要突破的新问题。

  6月2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暨‘四史’教学建设推进会”在闵行校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3102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副校长戴立益,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院院长顾红亮,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赵建军,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副部长、教育集团副主任冯剑峰以及相关院系党委书记、院长、教学分管领导、教师等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孟钟捷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暨‘四史’教学建设推进会”举行

普适性、全面性、实践性、通用性,全国首本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样书(生物学科)发布

  上海市教委2018年起支持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工作,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参与、率先尝试,《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样书)在会上发布,为应对课程思政改革深化难题交出首份答卷。

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样书)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赵建军表示,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有理念、有方法、有策略、有落实,希望这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能够不断丰富成果。该书主编杜震宇教授以普适性、全面性、实践性、通用性四个关键词介绍新书的特点,本书涵盖了生物学科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从一线教师到教学管理部门全过程的内容,希望作为一本指导手册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赵建军发言

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主编杜震宇教授发言

四个维度、七项任务,启动课程思政建设新篇章

  副校长戴立益带领大家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两个文件精神,对我校课程思政工作如何深化提出了四个维度:贯穿工作全链条、教学全要素;强化分类指导和精细化操作;建强“主力军”,坚定“主心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布置了七项任务:建设一批优质课程,开好思政课程;录制一批讲课说课视频,提升教师思政整体水平;汇聚一批学习成果,重在学生有收获;服务基础教育,建设“四史”学习资源库;勇担教育使命,培养师范生讲“四史”的能力;开展学生竞赛,课内课外联动;发挥院系主动性,凝聚特色活动。

副校长戴立益发言

建好资源、强化实践,多学科联动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落实七项任务分享思考与设计。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院院长顾红亮以“1马、2法、3文、4史”介绍了国家对于思政课的最新要求。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玉山、副院长周立旻分别介绍服务基础教育和实习课程开展思政的做法。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孔翔表示人文地理思政资源丰富,在课程、实践已做好计划。外语学院副院长朱晓映、大外部主任严文庆表示将在英语写作教材编写,在征文、竞赛、刊物、课堂等各种环节强化学生做中学,突出课程思政学习成效。中文系党委书记、副主任吕志峰介绍与中学合作建设案例集。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副部长、教育集团副主任冯剑峰提出用好集团学科联盟、资源建设的平台,服务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咏梅、副院长许瑞芳提出课程思政需要有研究的支撑,希望建立常态化的思政课、专业课教师联合研讨会,碰撞思想、激发创新活力。

与会人员讨论发言

五点肯定、五点要求,烹饪课程思政好菜肴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在讲话中表示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非常扎实,对工作表达了5点肯定。王宏舟强调,目前学校在课程思政上达成了深度的共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有了一整套的工作安排和制度安排,出现了一批引领性的课程和老师,产出了阶段性、标志性的成果。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讲话

  课程思政已经有了好的菜谱,如何放盐、放多少盐、在哪里放盐还需要大家进一步思考。王宏舟对下一阶段课程思政的开展提出5点要求:瞄准一个核心主力军,协同教师工作部,落脚于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显著提升;把握两个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两个规律有机融合;做好三个工作结合,推动课堂教学、专业实训实践、书院养成活动形成育人合力;依托“四史”教育学习,课程思政有层次融入显性学科、隐性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促进五育融合,课程学习与大学生成长的相结合,丰富人生体验,从知识、修养、生活、爱好多个维度塑造人,真正做出美味的课程思政佳肴。

  下一阶段,学校将深入探索五育融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考核评价、教研文化和质量保障6大行动计划平衡发展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以“四史”学习教育为新发力点,扩大“国情教育”课程群,培养一批真信、真懂、真爱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发布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产出丰硕的学生学习成果,服务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践行以教育强国的使命。

   


图| 田波澜  文、来源| 教务处  编辑| 彭佳  编审|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