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娟:传承“徐氏儿科”是我的最大财富
“徐氏儿科”起源于徐杏圃、兴盛于徐小圃,上世纪初已在上海滩声名远播;父亲徐仲才是最主要的传承人之一。徐蓉娟对身为“中医大家”的祖父徐小圃直接接触并不多,但祖父行医的点点滴滴,一如潺潺溪水润物无声,影响了她的从医风格、并为其日后建立自己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古稀之年的徐蓉娟先生,依旧气质隽逸、精神矍铄。作为海派中医中著名的“徐氏儿科”第四代传人,她坦言,“我没有承袭祖父、父亲的儿科专业,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但中医十三科源自一家,知识触类旁通,徐氏儿科博采众长,祖父、父亲教我的那些医事学术,是我从医路上最大的财富。
徐蓉娟承袭徐氏流派“扶正温阳”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内分泌代谢病领域,提出“扶助正气重治本”等学术观点。近6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共同主编论著3部。日前,因在中医领域的卓越贡献,她荣膺第四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
好医生,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
徐蓉娟从小的兴趣并非学医,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植物学家米丘林是她初中时代的偶像,“我喜欢植物,撒下种子长出果实,很有成就感”。然而,她来自知名的中医世家——“徐氏儿科”,在她成长道路上看到家族中的诸位医生都能治病救人,成就感更胜一筹,就此迈上了从医之路。
“徐氏儿科”起源于徐杏圃、兴盛于徐小圃,上世纪初已在上海滩声名远播;父亲徐仲才是最主要的传承人之一。徐蓉娟对身为“中医大家”的祖父徐小圃直接接触并不多,但祖父行医的点点滴滴,一如潺潺溪水润物无声,影响了她的从医风格、并为其日后建立自己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徐蓉娟说:儿科古称哑科,诊断时大多有赖于医者的细心观察。“眼观四方、耳听八路”是祖父诊病的最大特点,他审证察色一丝不苟,望闻问切更具独到之处。为了便于四诊,他全程弃座站立,即使暮年亦然如此。儿科起病急、进展快,祖父每次都会仔细地望闻问切,从搭脉、摸囟门、观察患儿的眼神,到检查口腔黏膜……每个蛛丝马迹皆不放过,由此练就精湛医技。他尤其擅长辨识白喉患儿特殊的嘶吼声,能在诸多候诊者中,及时听声辨识,并立即提前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传染其他患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徐小圃已经将口腔内诊作为麻疹早期的诊断依据,以利于早期治疗,并将其记载于医案中。
“好的医生,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徐蓉娟说。祖父的行医风格一脉相承,传至父亲徐仲才、直至传给了自己。作为著名仍内分泌专家,她深知观察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根据体型、肤色、毛发、眼神、舌脉等等輔助诊断。“面色蒼白的患者,如果手掌发黄,常有严重的贫血”。了解整体情况后,治疗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稍有遗漏,片面诊断、以偏概全,疗效总是要打折扣。”
触类旁通,不该拘泥于墨守
从医50余年,徐蓉娟深深认同“中医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她告诉记者,正因父辈用药不拘泥古方、不墨守成规,才为徐氏儿科发展壮大带来契机。“祖父与父亲用药基本控制在9至11味之间,他们认为经方的疗效关键在于主药,例如桂枝汤的桂枝、白芍,小柴胡汤的柴胡、黄芩,因此处方时大多仅取主药、少用全方,多方合参,因此方药精炼、疗效卓著。”祖父徐小圃因善用麻黄,故有“徐麻黄”之称;父亲善用麻黄与附子。
徐氏儿科学术精髓可概括为“注重温阳扶正、重视配伍”。早在上世纪30年代,盛行小儿暑热症,中西医家对其均颇感棘手。徐小圃确立“清上温下”的治则,创制连附龙磁汤,清心泻火,温肾扶阳,治愈无数患者;徐仲才教授,还将“清上温下法”用于治疗虚实寒热交错的内伤杂病。
家族学术精髓,可否用于自己擅长的内分泌治疗?她翻遍古籍、查阅资料,大胆提出“清上温下法”可用于烦渴多饮,小便频多清长的“消渴症”(尿崩症或1型糖尿病)。她解释,究其原因,主要是久病下元亏虚,肾阳不足,津液不能上盛;采用附子配黄连的“清上温下法”,将可实现温肾扶阳,清心泻火。
这一理论在临床上反复论证、实践。花甲之年的周阿姨,9岁起就患上了尿崩症。她每天需饮水8000毫升,尿量达8000毫升,即便夜间也需饮水500毫升,苦不堪言,求助多家医院均无良好疗效。她慕名来到徐蓉娟特需门诊,经半年的“清上温下法”治疗,每天尿量减少一半,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中医需要经典,更需要“活的经典”
近一个世纪前,徐小圃提出针对疾病的“分期辨治”的观点:每种疾病均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转归过程,其中传染性疾病尤为突出。相比徐小圃的年代,如今,疾病谱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花、白喉、暑热症等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但这难道就意味诊治经验也随之成为历史?徐蓉娟对此表示,如果某种疾病消失、相并验方就没用,那么中医便不会发展到现时今日。中医需要经典,更需要“活的经典”。
曾有一度,业界普遍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甲状腺疾病的。究其原因,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与碘摄入过量之间的关系倍受关注。而历代中医治“瘿”多用海藻、昆布等含碘丰富的中药,两者相悖无从下手。
徐蓉娟却并不偏听偏信。早在2009年已经发表相关论文,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医古典医籍中所称之“瘿瘤”,主要是指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故治宜用富碘中药。现如今全国普遍食盐加碘后,此病甚少。她提出“病症结合、分期辩治”的方法辨治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甲亢:初期从“肝郁火旺”论治、中期从“阴虚火旺”论治、后期从“气阴两虚”论治,佐以化痰祛瘀;当甲亢已基本纠正,以甲状腺肿大或突眼为主时,可用含碘量较少的中药(夏枯草、贝母、牡蛎等)以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但忌富碘中药。明确碘缺乏的甲减患者可酌情用富碘中药。她认为在不同时期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科学、合理地选用含碘量不同的中药极为重要,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如今的徐蓉娟,仍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规律:每天早上七点一刻抵达医院,座诊、查阅资料、科学研究、写论文论著、指导学生……一周工作五天半,从不觉枯燥乏味。在她的工作室的角落里堆放6个大大纸箱子,内中是她20年来开具的患者膏方卡,“祖父、父亲留给了我学术财富,患者素材资料积累则是我宝贵的财富。临床反哺科研、科研启迪临床,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前行。”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