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义务放电影千余场 甘当文化鼓手敢立"生死状"
在贵阳花溪,有一位老人总是活跃在农村田间地头,活跃在社区街头巷尾。他把文化带进大山,将荧屏搬进青岩古镇,用双肩搭起流动电影院,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他就是饶昌东,在这里,他和他的老年电影放映队家喻户晓。
曾经任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电影部主任的饶昌东是贵州最早接触电影放映的一批人之一。70年代,在一次下乡放电影时,他遇到车祸瘫痪在床,却坚持在病床前维修放映机,三年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站了起来。退休后他回到了故乡花溪区青岩镇,结合自己从事电影工作四十多年的专业优势,和几位退休老人一起成立了“德昌民老年电影队”,免费为群众放电影。因为下乡放映常有意外,饶昌东等人干脆签了“生死状”,承诺所有的意外由自己负责。十几年来,他们坚持自掏腰包为村民义务放映电影千余场,还成为当地诗书画的普及使者,被称为“古镇文化轻骑兵”。
饶昌东正在写诗词。资料图片
1. 遇车祸瘫痪在床仍修放映机 勤奋努力终成"电影专家"
这个秋天,往事流水般在饶昌东脑海里流过,不少“大事”历历在目。这个71岁的的电影机械专家万万没想到,从电影到诗词、书画,虽然文化的载体一直在变化,但他和大伙们仍然是“古镇文化轻骑兵”。
饶昌东是贵州最早接触电影放映的那一批人之一,在五六十年代,他就加入了电影放映队,1966年,他曾和朋友率一支电影放映队从贵阳徒步放映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这段时间的放电影经历给饶昌东留下了极为震撼的回忆。有一次放完一部战争电影,他正准备收银幕时,观众们突然蜂拥到了银幕下面,开始四处寻找。饶昌东好奇地问他们找什么,他们说在找电影里的子弹壳。那一刻,饶昌东心里五味杂陈,既好笑又难过。听说晚上要放电影,很多地方的村民大清早就去排队占位置,期望站在前面一点。他知道,电影对于这些村民意味着什么。
饶昌东在放电影。资料图片
70年代,他进入了花溪电影院,在一次下乡放电影的时候,遇到了一次车祸,后来被送到医院诊断是三级腰椎骨折。饶昌东一心就想能快些好起来,但是辗转几个医院,他都不能走路,只能瘫痪在床上。在医院里,他觉得不能浪费光阴,就让人给他弄来一本裁剪书一台缝纫机,用手慢慢学做衣服,后来就让人把电影放映机搬到病床前给他维修。饶昌东坦言,卧床三年,他是希望用干活来打发时间,但却因为这样努力地锻炼,三年后他能一瘸一拐地下床走路,终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他回到单位后,被文化部门抽调去参加电影方面的培训。报到的时候,主办方认为饶昌东不适合学习电影,但很快就被他的的专业和勤奋打动。当时全贵州省有80多人参加培训,他是唯一一个留下来在电影学校当老师的。后来经过不断进修,饶昌东还担任了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电影部主任、贵州电影方面职称的评委等等。
2. 下乡放映意外多 他带头签立"生死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青岩镇上修建了闭路电视管理站。随着闭路电视及录像厅的迅速发展,乡镇电影事业受到一定冲击,后来电影院也因不景气而停业。群众已有十几年看不到电影了,但他们非常怀念传统电影。2002年,专业出身的饶昌东和几位老人一起,组建了青岩“德昌民老年电影队”下乡放电影。电影对他们那代人影响特别大,“一部老电影,一首老歌,影响一辈子”,他们为电影队定下了义务下乡放电影的宗旨,更希望以此发挥余热,丰富山村人的精神生活。
电影队使用的第一台放映机,是他们自己动手修复的一台废旧机子。但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情形,至今使他们备受鼓舞。当时是2002年的国庆节,在青岩广场。虽然放映的是老影片,但吸引了上千名观众,热闹非凡。很多人看了直感叹:“好多年没看过电影了,真过瘾!”
饶昌东为村民义务放露天电影。资料图片
刚开始,他们放映的片子是租来的,但后来电影公司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后,不但不收取他们的租金,还打开片库让老人随意挑选影片,并送给了他们一台新的放映机。老人们四处借车,拉着电影器材翻山越岭去各村寨巡回放电影。有时借不到车,他们就肩扛手提电影器材步行。见电影队无车,队员张翔老人便借来女婿的面包车给电影队使用,经常深夜驾车颠簸在乡间小路上。家属朋友很为老人担心,老人总是笑盈盈地说:“你们放心好了,我们为群众办好事,一定会安全的。”
话是那么说,但老人们还是经历了一些磨难。饶昌东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他们扛着两部放映机,兵分两路到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的回水村和沙坝村放映。这两个村均是较偏僻的贫困村,村民很难看到电影,他们早早的在场坝上等待。可是,回水村的电压不足,不能放映,老人们很是着急。当村干部找人接好电源后,已是晚上9点。可天公又不作美,突下小雨,村民们急忙帮老人将电影机移至屋檐下,并为老人打着伞继续放映。雨越下越大,村民们的衣服全湿透了,但仍兴致勃勃地将两部影片看完才离开。这一夜,饶昌东他们穿着湿衣服颠簸10多公里山路后,到凌晨两点才回家。
下乡放电影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饶昌东带头签了“生死状”,和老人们一起承诺在下乡放电影的过程中所有的意外均由自己负责。十几年来他们自掏经费,坚持为需要的人们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异常辛苦,但他们无悔无怨。
3. 老年电影队故事进央视《小崔说事》 感动全国观众
群众喜爱看露天电影,每当电影队下乡放电影时,村民们像过节一样高兴。他们载歌载舞在村前迎接,并主动帮老人搬电影器材、挂银幕、接电源等。
老人们向记者提起一件事,青岩镇一个苗寨,因交通不便,村民们自筹资金修建了3公里的山间公路。公路通车时,村民们请电影队去放电影。为了表示对电影队的欢迎,银幕挂在田野中,全寨每家在田间摆一个火锅,边吃火锅边看电影,场面非常壮观。当晚12点电影结束时,送他们返回的三轮车在星空夜路的山间小路抛锚了,清爽的夜风中传来了阵阵稻花的清香,“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老人们说。
电影队放映的电影,不仅有革命老片,还有科教片和有关禁毒的教育片。他们不仅在山村放映电影,还走进了驻地部队走进了劳改农场。当年许多脍炙人口的老影片,如《地道战》、《小兵张嘎》、《英雄虎胆》等被送到了老百姓的面前,人们欢称:“露天电影又回来了!”
饶昌东(中)和他的放映队队员们走进《小崔说事》。资料图片
2005年,电影队的故事被正在青岩的央视《魅力青岩》摄制组发现并极力推荐给崔永元。老人们也因此走进了央视的《小崔说事》,节目播出后他们的事迹感染了全国千千万万的观众。从此,这支老年电影队家喻户晓。2005年11月18日,谷通和摆托两个村寨举办秧歌、诗词、电影联欢晚会,在村前道路两旁,有秧歌队,芦笙队,还有穿着节日盛装的姑娘们边唱边跳,夹道欢迎老年电影队从北京中央电视台载誉归来,他们还拿着牛角酒为老人敬酒表示祝贺。谷通村的吴昌学高兴地说:“老年电影队上中央电视台,是我们青岩人的骄傲。”那天晚上,《洛杉矶时报》驻北京记者站的记者们也闻讯赶来,采访了这一热闹场景。
在创办放映队的同时,饶昌东开始反思文化的传播问题。除了电影,爱好书法字画的饶昌东想到用书画开辟新途径。
为给故乡青岩古镇的当地群众提供一个文化交流学习的平台,2003年,饶昌东出资修葺已故母亲所留的一处旧宅,创办了民间组织菊林书院并任院长,从此这个书院成了当地传习诗词、楹联、书画等传统文化的免费基地。如今,社区居民、乡村农民纷纷自愿加入,从当初20多人发展到现在近200人。
饶昌东(第一排居中者)创办的菊林书院。资料图片
菊林书院把青岩传统文化与贵阳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联系了起来。由于菊林书院是在青岩景区附近,经常有游客来书院。一次,一位游客来到之后,写了“古有北麓今见菊林”八个字后,悠然而去。饶昌东一看落款吓了一跳,这人竟然就是著名书法家程风子。在饶昌东等人的推动下,青岩成了全国有名的“诗乡”,菊林书院的这群老人也被人们誉为“文化轻骑兵”。很多专家学者看了青岩的文化墙,认为菊林书院的老人们让高高在上的传统文化接了地气。“太高雅了老百姓接受不了,就是这种来自民间的东西大家更能接受。”饶昌东说。
每到逢年过节,饶昌东他们就免费为老百姓写楹联,还在现场编对联。饶昌东回忆:“我们这一群人,义务写春联己不止在古镇青岩,还写到花溪、久安、马玲、甲定、石门,写到邻县惠水、高镇甚至剑河。”他们到乡村参加村庄整治、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他们创作诗词、山歌、书画作品,为农民放露天电影、建诗墙、写春联、送文艺,开展国学讲座、道德讲堂等,用文化宣传科学发展观。这十余年间,一群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菊林书院汇聚文化。资料图片
在书院圈子里,饶昌东自称自己是小伙子,经常吟吟诗,写写字,心态好得很。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力挺古诗词和传统文化后,他还专门用毛笔抄了总书记一段讲话放在书院内。著名书法家、诗人、贵州省诗词学会会长赵西林为他吟诗道:“青岩自古谓诗乡,几许先贤誉庙堂。今日弦歌谁引领,欣闻鼓手是昌郎。”
作为贵阳市一千多名的‘学雷锋’文化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在建设文化贵州的大背景下,饶昌东也有自己的“中国梦”,这个“梦”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魂牵梦萦的那一个人文的梦!饶昌东说:“我们不仅要让自己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还要让更多的人与我们同乐、同学,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
(本网根据稿件《饶昌东:最美古镇文化人》、《“古镇文化轻骑兵” 十几年自掏腰包为村民放电影超千场》、《饶昌东12年甘当文化“鼓手” 为放电影立“生死状”》等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贵州站、贵阳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看完饶老的故事,我的内心有感动、有慨叹、有钦佩。感动的是,他因公瘫痪在床,凭借自己的双手做有意义的事,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重新站起来;慨叹的是,饶老为自掏腰包放电影还签了“生死状”,体现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牺牲精神;钦佩的是,这位老人不甘寂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有所为一定要为自己的“文化家乡梦”而不懈努力。这是一群为文化宣传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追逐着自己的文化“中国梦”,努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可爱老人。他们以自己朴素的行动,展示了文化工作者的质朴追求和精神向往,也激励我们年轻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强国和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