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同心家园”】自掏腰包美化家园 老楼扮靓穿上“新衣”
设立大堂“邻里茶社”、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设置特色楼层美化楼道、维修电梯、开通叫车专线……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长风新村街道顺达公寓的居民们就生动诠释了这句话。他们十几年如一日互帮互助,携手共筑美好家园,解决了一桩桩“难事体”,把一栋原来总是为水电煤犯愁的老楼房,自发打造成环境整洁的靓丽“白领公寓”。
搭建居民议事沟通平台
走进位于顺义路188号顺达公寓的底楼大厅,记者就被绿意盎然的整洁环境所吸引。靠近楼梯拐角处是居民自己创建的“邻里茶社”,根雕茶几、木头座椅、50寸的电视机、五颜六色的金鱼缸、报刊杂志架等一应俱全,墙上还挂着居民创作的艺术作品。居民黄凌告诉记者,最初这里也就是放着几张椅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后来随着楼组氛围越来越好,居民们自发产生了美化家园的想法。
在职党员周宝毓和王拯民被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为楼组里的“村长”和“书记”,他们是楼组建设的积极分子。周宝毓和王拯民提议希望在大堂设一个邻里间,提议一出,得到了广大业主的积极响应。一位居民甚至把在嘉善家中价值万元的根雕茶几拿到了邻里间,还配备了椅子。也有的居民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十字绣拿出来装饰走道。邻里间还设置了书报架,并有专人负责每天更换报刊杂志。此外,居民们还自发筹款购买电视机,供大家休息时间观看,增添文化气息,一个温馨和谐的“邻里间”就这样建成了。
有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睦了。积极参与楼组建设的李仁英介绍道:“居民都自愿掏腰包来美化家园,有的贡献盆栽,有的贡献装饰画,还有的居民会拿出家里订阅的报刊杂志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全体居民自己的努力下,一起出谋划策才呈现出了楼道的新气象。
顺达公寓的居民一直饱受叫车难的困扰,通过在职党员周宝毓的沟通协调,促成曹家村居委会与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业务调度分公司开展共建,该公司为居民们开设叫车专线,为他们出行提供便利。
“疏堵帮”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
顺达公寓建造于1997年,距今已18年。曾经自行车、电动车占道,垃圾堆物乱放等脏乱差的环境让业主们叫苦不堪。在物业管理松散的情况下,居民自治成为唯一的出路。2011年业委会成立,在楼道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在若干年后,业委会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解散,但顺达公寓的居民依然将自治行为坚持了下来。
“很多居民家里都有电动车”,李仁英介绍,顺达公寓共11层,除了一楼商铺外,常住居民71户、外借27户。楼下没有停车点,也没有为电动车充电的地方。居民们都选择将车推上楼,这样就导致楼道内拥堵不堪,甚至没法走路,还存在楼道内充电的安全隐患。为此,业委会寻求物业商讨在地下停车场统一配备充电点,同时告知业主解决方法。并提出自行车不能进电梯的想法,得到了业主们的支持。“我们几个志愿者轮流值班,见到哪个人将自行车放入电梯就直接制止。”李仁英告诉记者,通过“疏”、“堵”、“帮”,业主们都相互监督,久而久之就无形中形成了规矩。
各楼业主还自筹资金更新了两台电梯以及在大堂安装摄像头,为解决大楼安全创造硬件条件。居民嵇俊卿感叹道:“住在这里就感觉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心往一处使,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设置特色楼层美化楼道
在顺达公寓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每个楼层都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大楼四楼设了娱乐活动室,七楼设了乒乓活动场地,八楼设了绿化走廊观赏点和读书沙龙,这都是居民们自发建立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以前楼道里是水泥地,加上年久失修,出现漏水问题。业委会针对此情况向业主进行集资铺地板的意见征询。“大部分业主都很赞同”,李仁英称,当时他们一层一层排摸,哪一层业主全部同意则先行启动。生活环境好转,居民们的心情自然也舒畅起来。大家在享受这一美好改变的同时,都积极地布置起楼道来。你拿一幅字画挂在墙上,我搬一盆花放在走道里,“楼道的环境管理甚至比自己家都上心”,楼组长郭晓英称赞道。
最近,八楼的居民们自掏腰包装修了一个“公共客厅”,大家纷纷把家里的物品贡献出来,打造了一个绿意盎然、和谐温馨的公共空间。居民王拯民表示:“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浓浓的邻里真情,打开家门看到那么好的绿化环境,心情自然好。”楼里还组建了“左邻右舍微信群”,有了微信群,邻居之间的交流就更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