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文化更有厚度更有温度 “大学老建筑的故事”项目在复旦大学启动

13.10.2016  19:02

新闻中心讯 10月9日下午,“大学老建筑的故事”项目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该项目是上海市文教结合校园文化重点支持项目。项目由复旦大学、光明日报社、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主办,光明日报教育部、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市教卫党委宣传处、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承办。市教卫党委宣传处处长曹荣瑞、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田延辉、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启动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校友、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站长曹继军介绍了项目缘起和实施方案,《复旦上医老校舍寻踪》执行主编、校档案馆老师陈启明,物理系教授金晓峰先后发言。陈启明提出,大学老建筑承载着大学文化,应多角度、多线索挖掘老建筑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示大学精神和学术成果等。金晓峰结合自己37年来学习、生活在复旦校园的亲身经历,深情回忆了发生在相辉堂里的多个难忘瞬间,深切缅怀了苏步青、谢希德等复旦大师们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特别提出大学老建筑见证了校史,蕴含着深厚的育人资源,是大学文化育人的源头活水,要让更多的校友和师生参与到大学老建筑故事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带着“历史感”传承好大学精神、保护好大学文脉。六所高校宣传部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学校挖掘老建筑背后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的特色举措和工作成效作了交流。

田延辉、曹荣瑞在讲话中表示,将大力支持、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基于档案、基于故事的宣传教育活动,更好体现大学的人文情怀,打造文化育人的人文地标。

刘承功在讲话中指出,建筑不仅是凝固的艺术,更是凝固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大学老建筑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场所,更是一种动态的场景,承载着深厚情感和文化记忆,“大学老建筑的故事”项目抓住了大学文化的特点和文化育人的特质,是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的生动教材。他强调要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挖掘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并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和各界校友参与,进一步凸现项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项目内容更加丰满、思想更有厚度、历史更有温度。

主办方领导还共同为光明日报校园传媒LED客户端“大学老建筑的故事”栏目揭幕,承办方相关负责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