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土资源十大关键词

05.01.2015  18:53

  “深改”开局之年,国土风光无限。
  这一年,国土资源部门以深化改革为工作动力,以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利用资源更加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更加有力有效,不断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
  岁末年初,我们特遴选出十大关键词,回放这一年国土资源工作的一幕幕。
  十大关键词
  1 节约集约
  节约集约,无疑是2014年国土资源工作的最强音。
  3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活动,组织制定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24个全国土地日前夕,国土资源部将2014年的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于6月23日~27日举行全国土地日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国土资源部门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9月,《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加强产业与用地的空间协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行,将在这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为进一步督促、激励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0月起,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以清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为主要内容的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11月底,召开动员部署会,启动新一轮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
  2 耕保优先
  这一年,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得到了空前强调。
  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通知》指出,要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耕地保护,不仅要保数量,更要优质量。耕地质量的主要威胁,一为耕地污染,一为占优补劣。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显示,目前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等别总体偏低,中、低等耕地面积占耕地评定面积的70.6%。
  基于此,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并透露国家将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加强土壤环境监管。与此同时,9月,国土资源部在吉林召开全国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现场会,推广吉林等地以表土剥离提升补充耕地质量的成功经验,有效破解占优补劣难题。
  3 土改底线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改元年”的重头戏。
  2014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土改怎么改?这个问题在2014年即将走过时,看到了明晰的框架思路,就是“坚守底线,试点先行”。
  12月初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会议要求,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密切,可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但试点工作中要分类实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条件和范围要严格把关,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同时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这是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加强指导监督,严格把握试点条件。
  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问题,提出要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土地经营权流转要避免“非粮化”,坚决禁止耕地“非农化”,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这些,都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设立了“底线”。
  4 简政放权
  在简政放权中改革创新,贯穿这一年的始终。
  2月,国土资源部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目前保留的45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接受社会监督,听取社会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
  8月,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5项涉及国土资源部。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中,包括取消以折股方式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审批,今后不得以折股方式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取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的矿泉水的注册登记等。取消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类职业资格,涉及土地登记、矿业权评估等多个专业领域。
  1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公告称,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有关精神要求,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取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制度,为全年简政放权画上圆满句号。
  5 不动产登记
  2014年,国土资源领域最吸引公众眼球的,莫过于不动产统一登记。
  5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地籍管理司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的通知》。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标志着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正式组建,不动产登记“四统一”工作(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2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工作,并接受上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条例》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
  6 法治国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而打造法治国土,是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改革要立好规矩,做到有序推进,发挥法律法规对改革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加强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的协调配合,全面总结近年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践的经验,做好《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准备工作;修订《矿产资源法》,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加强矿业权管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收益分配关系、矿业权市场和资源储量管理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加强立法、修法的同时,会议明确要求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审批流程,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许可,一律取消、下放,不能看、不能等,没有特殊原因、特殊情况,要完善标准、规范程序,强化标准规范的支撑保障作用。
  有法可依之后,还要执法必严。2014年3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2013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查处力度。由此,地方政府承担国土资源监管责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卫片检查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地方政府组织开展约谈问责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除西藏外,30个省级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警示约谈,共约谈了60个市、246个县;严肃查处和整改,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4万件,罚没款28.88亿元,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883.56万平方米,给予纪律处分8778人。
  同时,卫片执法监督检查规范了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卫片执法与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相互衔接,实施闭合监管;卫片执法与土地督察工作相互配合,实施合力监管;加强数据审核,实施重点监管;加强日常执法工作,实施常态监管。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将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7 找矿突破
  9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经评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大部分任务目标已超额完成,全国新发现中型及以上矿产地451个(其中大型162个),天然气、铀、钼、钨等矿种发现了一批世界级大矿床。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2011年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约3500亿元,与2008~2010年的3年相比,增加了28%,其中社会资金投入占85%以上。这三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找矿成果最显著的三年,我国实现了找矿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资源基地雏形。
  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位增长,新增石油39.47亿吨、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分别是以往累计探明储量的12.57%、25.3%,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盆地连续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在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发现6个千亿方的气田。煤层气主要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新增2877亿立方米,比2010年底前累计探明量翻了一番。页岩气率先在重庆取得突破,探明首个千亿方整装页岩气田,形成15亿方产能。
  更为可喜的是,页岩气资源实现了从“找矿突破”到“开发突破”。4月,重庆市政府命名涪陵页岩气田中石化焦页1HF井为“页岩气开发功勋井”,这口井是国内第一口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开发的页岩气井。
  8 土地督察新格局
  一年来,土地督察工作围绕部党组明确的职责定位和中心任务,严守耕地红线,督导节约集约,维护群众权益,提高督察效能,进一步整合规范督察业务,合理安排布局时序,督察效能逐步提高,督察新格局逐步形成。
  “督察—约谈—整改”,一年来,土地督察效能链条加速运转。4~6月,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对全国56个市(州、盟、区、县)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7月,国家土地总督察决定,由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分别对河北省邢台市、吉林省四平市等9个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地市人民政府,进行公开约谈。
  为显化督察成果,提升督察效能,11月中旬,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一把手”致函。姜大明在信中感谢地方党委、政府对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同时表达了“更好地加强沟通交流,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履行好共同责任、共同维护土地利用和管理积极向好局面”的真诚意愿。信函随附该省(区、市)2013年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督察报告,对督察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督察意见一一详列,指向性明确,针对性极强。
  国家土地总督察的致函,引起了省级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响和积极回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一把手”全部作出批示并批转,对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监督、指导表示感谢,对督察中指出的问题,强调要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有效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各类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严肃认真查处。
  根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的指示精神,针对分省督察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有关整改工作积极推进,部、省联动提升督察效能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9 地灾防治
  这一年,国土资源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12月,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透露,2014年我国地灾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截至11月底,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48.9%。
  据了解,前11月,全国共发生地灾1.073万起,造成392人死亡、失踪,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12起,避免人员伤亡33581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大幅下降外,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均大幅减少,分别减少30%和40.2%。
  这些防灾成果,与2014年国土资源部应急工作稳步推进密不可分。2014年,国土资源部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了分工负责的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科技项目,加强合作与交流,逐年提升地灾应急能力;强化应急演练与宣传,构建完善的应急演练体系;早筹划、早部署,强化督导与检查,发挥专家值守和区片专家驻守作用等,有效提升了地灾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
  10 国土资源扶贫
  2014年,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任务分工纳入部年度重点工作布局,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从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具有部门特色的国土资源扶贫工作新机制。
  这一年,国土资源部持续加大土地政策倾斜力度,支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促进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土资源部在编制和下达2014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对相关省份给予不同程度倾斜,并要求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给予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适度倾斜。此外,印发《关于支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出台15项政策支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2014年各地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安排土地整治项目1820个,建设规模1739万亩,投入资金247.23亿元。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贫困地区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点实施了调查评价工程、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并部署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