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走穴的"士林"还能走多远? 市民产生审美疲劳

02.09.2014  08:27

锦江乐园“士林嘉年华”开张初期曾吸引不少游客,后期人气大不如前。

  东方网9月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日,台北市士林夜市观光发展协会宣布将在百联中环购物广场举办“60年代宝岛风情嘉年华活动”,活动从9月5日到9月28日,为期24天。

   此次活动地方比较狭小

  此次活动是该协会在上海推广“士林嘉年华”的第二站,规模与锦江乐园“士林嘉年华”相当,共35个摊位,其中31个为美食摊位,还将增加夜市达人表演、原住民文化等推广摊位。摊主大部分为锦江乐园“士林嘉年华”原班人马,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夜市营业时间为平时下午5点-晚上10点,周末延长到晚上12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位区位于商场的停车场旁边,尚未完成搭建。与锦江乐园站不同的是,这次摊位摆在商家外面,地方比较狭小。台北市士林夜市观光发展协会负责人黄浩玮介绍,摊位区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35个摊位会依次排开,商场负责摊位区的水电、清洁等工作,摊主也会负责自己区域内的环境卫生。

   此次为商家自发行为

  对于此前有媒体质疑其协会会员主要来自“士林私有市场”,黄浩玮表示,不管是公有市场还是私有市场,都属于士林夜市。“士林公有市场”的摊主也可以加入协会,此次中环百联站就会增加三四名来自“士林公有市场”的摊主。

  记者从普陀区中环商贸区推进办证实,此次活动并非是政府引进,而是百联中环购物中心商家的自发行为,与台北士林观光发展协会进行的商业合作,不过本次活动已向相关政府单位报批,并获得同意。

   1个摊主5个临时工”如何保口味正宗?

  “士林嘉年华”最初登陆锦江乐园,正是因为其号称小吃摊主全部来自台北士林夜市,被很多人以为是“正宗台湾味道”才一炮而红,导致万人空巷挤爆乐园。

  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实地体验,锦江乐园“士林嘉年华”的吸引力已远不如开张初期,夜场人数也从最初高峰期的八九千人,下降到末期的三四千人。不少游客告诉记者,很多摊位的小吃在上海一些路边摊也能吃到,不仅口味更好,价格也更便宜。更多的游客则质疑,现场并没有看到几名台湾摊主,还有一些操着东北等口音的大陆人,这些台湾小吃并非出自台湾人之手。

  黄浩玮解释,虽然摊主多为台湾夜市过来的,但他们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所以请了一些本地人帮忙打下手,一般一名摊主要配5名帮工,这也是很多游客看不到台湾摊主的原因。另外为了迎合本地游客的口味,一些小吃在做法上还进行了改良。

  然而,记者在台湾采访了解到,在台湾士林市场,每一个美食摊位都是摊主亲自掌勺,他们大多有经营夜市几十年的经验,很多都是夫妻摊、父子摊、姐妹摊,所有的工作都是亲力亲为,也不会为了特定游客轻易改变小吃的做法和口味。一名资深摊贩告诉记者,台湾很多小吃做法都是几十年传承下来的,手艺也是家族一代代传下去,临时工根本做不出那个味道。

   究竟有多少摊主来自台北士林?

  在台湾,士林夜市存在着诸多老字号,豪大大鸡排和十全排骨都是招牌产品。但在上海的“士林嘉年华”却没有看到这两样。更重要的是,协会在推广活动时打着“士林夜市”旗号,声称所有摊贩均来自“台湾士林夜市”,实际上据记者调查,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中不少摊贩根本不是来自台北士林夜市。

  台湾雪花冰摊主陈先生本是大陆台商,在厦门有公司,他也作为台北士林观光发展协会的会员单位参与了锦江乐园“士林嘉年华”活动,还将继续参与中环百联站的“士林嘉年华”活动。

  对此,协会负责人也承认,参与“士林嘉年华”活动的摊主并非完全来自“台湾士林夜市”,其中约有6成来自“士林夜市”,其余来自台湾其他夜市,还有少量是大陆台商,均是协会的会员单位。

  协会负责人表示,该协会在两岸均注册了“士林夜市嘉年华”、“士林嘉年华”的商标,因协会成立的主旨是以推广台湾美食与文创为己任,自不应局限于士林夜市,所以最终选择了“士林嘉年华”为推广品牌。也就是说,“士林嘉年华”的范围更广,不仅能做士林夜市美食,还能做其他文创活动。

   打“士林旗号”四处作秀捞钱?

  据了解,台北士林观光发展协会还在宁波、杭州、西昌、洛阳等多个城市推广“士林嘉年华”,主打士林夜市美食。因此有人质疑,一些协会以“士林夜市”为旗号在大陆推广各种活动,或是为了赚人气好“捞钱”。

  记者在该协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其确实在招收更多商家加入会员。对此,协会负责人解释,协会并非是盈利机构,会员单位的“入会费”只有2400元,靠这笔钱维持协会的运行成本远远不够,协会真正的获利点在于投资一些项目。

  记者了解到,该协会最早在大陆的落脚点在沈阳,名为“士林欢乐街”。不过,自去年8月开业至今,市场不仅没有培育起来,还遭遇“水土不服”难题。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贴近东北人口感,“士林欢乐街”的一些主题餐厅做了一些创新,比如牛肉面馆的牛肉馅饼将台湾的小葱换成东北大葱,甚至开设了不同地域和风味的主题餐厅,比如“蒙古烤肉”、“川烫卤”等,但生意并不好。

  在台湾中华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庄震霆看来,台湾民间团体在大陆推广台湾美食时,相比赚钱的多少,维护“士林夜市”品牌和台湾小吃的美誉度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