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良医|读者争相寻找的“高先生”终于找到了!
找高先生,不太容易。
2月初,《新民周刊》“城与事”栏目,刊登了一位作者写来的稿件《良医高先生》,没想到,好多读者到处打听:高医生是哪位医生?在哪里坐诊?有些人打电话到编辑部,有一些在我们的微博、微信公号上留言,还有一些甚至打听到我们的同行那里,可见心情之迫切。
读者们求医若渴,其实并非仅仅是想找一位医生,而是想找一位医术高超、可以静心听他说话、尽心尽责的良医。因此,我们决定在新民周刊官方微信号上开设小栏目《良医》,寻找真正的好医生。
今天是《良医》的第一篇,我们自然想到去寻找高先生。
从作者柏代华那里要到高先生真名——高一明,他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浦东分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上网搜索,遍寻不着高医生的信息,在这个医生越来越注重个人品牌推广的时代,还真是少见。
循着高医生给的地址,乘7号线杨高南路站下车,穿过一片名为“由由几村”的老公房住宅区,终于在严镇路上找到了医院。与浦西市中心那些有着气派高楼的大医院相比,这个分院实在简陋,看起来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还要差一些。
医院里看不到几个病人,很安静。高一明医生的诊室在一楼,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医院诊室的模样。高医生是1987年入学的大学生,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一双老头布鞋,精干的中年人。
高医生说,有位患者将《新民周刊》寄给他看,猜出文章中的高先生就是高一明。见到我,高医生说,文章没有放上真名是对的,媒体应该坚守自己的公信力,不要随便做广告。至于文章带来的病人的增加,他甚至有些“不领情”地回答我:我每周只有周三上午有门诊,最多看30个病人,所以病人多了也不行。
作者柏代华是高医生的老病人,但最近已经一年多没去找他看病了,他们之间没有私交,柏代华为了把文章发给高医生,两人才加了微信,所以高医生根本没有想到这位患者会写他。“不过他真是会写,我同事都说,作者形容我‘神情阴郁’很贴切。”高医生看病没有笑脸,他说治病是件严肃的事,笑脸相迎有什么用场。
柏代华在《良医高先生》中说,高医生否定了之前其他中医对他的诊断,从全新的诊断结论入手,开药也“艺高人胆大”,不似常规方子,他多年难治的失眠,在高医生的治疗下大大好转。
高医生多数病人,都是像柏代华一样,顽疾难治,四处求医,最后听人介绍来找高医生。说起这个,高医生有些落寞。他说,不管是急症还是慢病,中医都可以发挥更大的用处,而现在,中医变成了病人最后的选择。他说,不能怪病人,只怪中医自己没有搞好,好的中医医生太少。
要说高医生医术上有什么神奇之处,我是有心无力,但有一点也许很重要。高医生每小时看5个病人,望闻问切一点不含糊,尽可能获得病人的信息,再加上经年累月在中医医学上的钻研,让他在判断病情时能全面周到,在决定治疗方法时,手中比别人多几样“武器”。
同事们都知道,高医生看门诊十分“用力”,每次门诊结束,同事形容高医生“就像是被人吸光了精气一样”。
我去采访之前,高医生刚看好一位患焦虑症的中年女性。女病人也是求医多年,病情没有好转。高医生说,“有一些精神领域的症状,是生 理病变引起的,这个可以治;如果是精神疾患,我治不了。”这位女病人在高医生看来能治,他花了很长时间诊断,最后除了开药方,还给这位本来是语文教师的病人开了书单。《京华烟云》《未央歌》……他叫病人不要看南怀瑾的书,“我们都是小人物,南怀瑾是大师,他的精神境界我们达不到,理解不了。这个就像你内功没修好就去练高深的武功,会走火入魔的,对她的病情不好”。
半个多小时的问诊结束,病人的丈夫跟高医生说:“我看她听你说完,脸上放松了,她多少年来,脸都是紧绷着的。”高医生说,不是说谈谈话就能治好病,但谈话能让病人信任你,病人信任你,治疗效果才会好。
要说高医生行医风格有点怪,的确是有不同寻常之处。他说,他从不“安慰”病人,跟患者只谈病情和治疗。有时候,他还有点无情。一位晚期肿瘤患者找到他,他跟病人说:你现在没什么好治的,回去吧。
尽管诊室难寻,但口口相传,高医生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这样一位受欢迎的中医,为何会“躲”在如此冷清的院区?高医生的说法是,他是九院第一批优秀青年骨干培养班最年轻的学员,本来可以一路向上,但看到同行们每日疲于奔命的工作状态,高医生有了“退隐”之心。2008年,他要求到九院浦东分院上班。“这里多好,中医科就我一个人,半天门诊,剩下的时间我看书、学习,研究病人病情。该休息就休息,该出去玩就出去玩。”高医生用指头敲敲面前的办公桌说:“这个年代,一张安静的书桌,一间平静的诊室,太难得了。”
这样一个既“艺高人胆大”,又有着闲散之心的中医,是如何炼成的?
高一明医生父母都是工程师,家中无医生。中学时代他理科成绩出众,本也是奔着交大、复旦去的了。1986年,电视台播放了以医学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故土》,高三学生高一明热血沸腾,决定学医。为何没有选择西医?高医生说,当时其实也不懂西医怎么回事,只是觉得中医学的人少,是一片“蓝海”。
进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年,高医生成绩优异。从第二年开始,高一明不去上课,考试前几天背书复习,他把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各种爱好上。他组织同学研究气功,搞英语沙龙,讨论中西方文学比较、组建武术协会……有半年,他甚至连学校都不去了,到一家水产批发商店帮忙,说是为了“认识社会”。
第五年临床实习,高一明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不够用,每遇问题,赶紧回去看书研究,算是刻苦学习的一年。
大学毕业,高一明分配进入第九人民医院,在职攻读研究生时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插曲是,当年高医生曾报考过陈竺院士父亲、著名的内分泌代谢病专家陈家伦的研究生,他问陈家伦教授是否可以收他这个中医背景的学生,陈家伦教授说非常欢迎。最后,高医生没考上陈教授的研究生,但他说,这个故事说明,真正的西医大家,并不排斥中医。
不是中医不好,而是你可能看了“假中医”——面对社会上对中医的种种议论,高一明如此解释。“我这样的水平,顶多算登堂,还没入室,很多中医,连堂都没进。”
高医生教你辨认“假中医”:
01号脉只号一只手,一定是“假中医”。中医获取病人信息的渠道有限,不像西医有各种设备检查,所以号脉号两边,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
02声称自己只看一种病,其他病不会看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中医本身就是全科,一通百通,如果一个中医说他只会看哮喘,那么我认为他连哮喘也看不好。
03有死忠粉天天在诊室外面排队的中医,是“假中医”。如果医生治疗疗效明确,那么病人应该是流动的,有些医生喜欢跟病人噶三湖聊大天,把候诊室变成了社交场所。
来源:《新民周刊》官方微信号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