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闪亮之星”:普陀区江宁学校教书育人的秘诀

11.09.2019  19:11

  一所9年一贯制公立学校,能同时获得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的荣誉,有什么秘诀吗?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普陀区江宁学校。

   闪亮一刻”与“闪亮之星

  江宁学校不以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成长成才,鼓励学生寻找到自身的闪亮点。在多元的评价模式,让校园不断涌现出一颗颗“闪亮之星”,如“跬步之星”“助人之星”“友爱之星”和“守时之星”等等,成为江宁校园最亮的星。其中的孩子不乏有成绩中下等,但依然自信昂扬,开拓进取,在某一方面特质闪闪发光。

图说:“闪亮之星”“闪亮一刻”荣誉的诞生,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江宁学校供图

  “快乐一岗”中的卫生检查员、午餐管理员、报刊管理员和普通话推广员等岗位实践中,每一个小岗位上都默默忙碌、无私奉献的孩子。曾有一名坚持每天清晨担任广播领操员的孩子,凭借其奉献的特质加分拿到了国外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还有孩子每天到校必定会在校门口向教师、同学、保安们问好,讲礼貌,树新风。

  “闪亮之星”“闪亮一刻”荣誉的诞生,对于点点滴滴的岗位实践中的孩子们,肯定其价值,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如今,“闪亮之星”奖章活动,把一枚枚“奖章”作为目标,在孩子们争章过程中享受成功、获得进步。在“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的过程中,不断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证明自己的成功。

  在学校的少代会上,学生们也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为校园生活建设,积极提案。诸如学校餐具要更新、洗手间私密性不够、没有洗手液、走道垃圾桶过小、冬天洗手要温水等具体个案一一提出得到学校解决。观察身边小事,发挥头脑才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折射出的是思想的成熟。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师范校”和“全国优秀大队”等称号。

   教师教育基地“老带新

  在学生教育的背后,则要引出另一只青年文明号队伍,那就是江宁学校明辉教师教育基地。明辉教师教育基地于2002年成立,以杨明辉教师的事迹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辐射引领,聚焦青年教师发展需求。

  每年江宁学校会引进10余名青年教师,这其中一半以上是90后新生力量。他们活力足、有热情,但对于如何做好与家长沟通面对、班务工作、教学质量等实务方面,教学经验少,开展工作存有一定压力。

图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凝聚着老师们默默付出的心血。江宁学校供图

  于是,基地开展各项培训活动,用“以老带新”的言传身教,促进新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每周分学科、分教师,一对一结对。按照教师专业化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成长期的特点,围绕“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学力”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重点内容,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自评机制,以课程实践、名师带教、项目实践、课题引领为载体,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专业成长,营造起“团队共营、合作共享”的研修文化,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整体提升。近两年来,基地教师获全国级荣誉和奖项9人,获市级荣誉39人,市名师工作室成员6人,区级骨干7人。江宁教工团支部荣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称号,明辉教师教育基地荣获全国、上海市青年文明号。

   爱心晚托班志愿服务

  江宁学校早就开设了爱心晚托班,看护的时间从原先的5时,延长到现在的6时。老师们主动义务加班,对放学后家长无法准时到校或家庭有困难的孩子,进行作业辅导、看护照顾。自2014年起,累计服务学生6051人次。

图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凝聚着老师们默默付出的心血。江宁学校供图

  之外,老师们的身影还走出校园,为启星学校的特殊学生开展义卖;为儿童医院的孩子们送去快乐和祝福;为交警送去清凉慰问;为河道整治、创建文明城区贡献力量;出现在上马10公里赛场、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岗位;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国栋基金联合开展义工服务,多名教师发展为核心义工组成员,帮助小A等内向厌学、行为怪异的孩子走出阴霾,向上向善。

  基地中的赵佳人老师是一名比较年轻的团干部,今年是她工作的第4年,从最初写活动方案的生疏,到后来组织活动的羞涩,再到主持活动整理台账的井井有条。“基地给了我们青年学习的平台,更给予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尽管工作辛苦,可是依然要成为一个融合创新型教师,在这个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她如是说道。

  在江宁“不求第一,但绝对唯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每个孩子都可成为属于自己最亮的那颗“”。“明辉教师教育基地”的创建为青年教师群体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在其背后是普陀教育,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以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目标,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为理念,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以“调结构、强技术、重文化”为路径,实施“三化一强”战略,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和上海一流城市建设,补短板、创品牌,以突破性改革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新发展。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