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尝试老楼加层加电梯 拟售第七层作加装费
这几天,闵行莘庄的报春小区一、二村关于“老公房加电梯”的首轮业主意见征询进入了最后几天的倒计时,由莘庄镇人大代表牵头的改建项目计划用“6+1加层加电梯”的方式,以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加装电梯的成本,无需居民掏钱。
有数据显示,全市目前有26万栋没有电梯的多层旧楼,约256万老年人居住在这种旧楼中,一些小区对于老公房加装电梯的试点却屡屡难产。上下楼,成了一道难解的题。业内透露,“加层加电梯”这种被很多小区视为“共赢”的市场化方案,却至今仍处于政策的灰色地带,报春小区所申请的“加层加电梯”方案所面临的政策关卡或许会更严格。
爬不动楼梯:
住六楼的90岁老太已多年不出门了
“我姐今年过了65岁,原本住在五层楼,这些年越来越爬不动楼梯,就置换房子买到了相邻小区的底层。”说起老年人上下楼梯的困难,家住闵行区报春路817弄老公房的林女士很有感触。今年上半年,申城房价再次进入大幅上涨的通道,50岁的林女士和丈夫一合计,在同区买下了一间公寓电梯房,未雨绸缪,“先租出去,等到以后爬不动楼就搬过去”。
为了方便老人上下,许多居住于老公房的家庭选择了换房,然而还有许许多多的老人因为没有经济能力换房而不得不与楼梯苦战,甚至放弃出门。“我们楼里就有个老太太,有时候能在楼道上见到她,扶着把手,一格台阶一格台阶往下挪,经过的人都小心地避开,生怕碰到了她。这还算能走的,而住在六楼的90岁老太太,已经几年没出门了。”林女士说。
老年人上下楼难,引起了莘庄镇人大代表杨其根的注意。今年3月,他向闵行区莘庄镇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提交了名为《关于多层老公房加层加装电梯改善老年人、残障人士上下行走方便》的提案,计划为莘庄镇的老公房加装电梯,获得了莘庄镇近90名人大代表中70多人的签名支持。他还积极联络了一些建筑、机械科技公司,很快拉起一个由企业家组成的团队。
须二次征询:
虽然居民不花钱,但低层未必都同意
得知有人要给老公房加装电梯,家住莘庄梅苑村的一些老年人主动发出邀请,愿意筹钱加装电梯。然而,杨其根与团队成员走访了多个当地小区后,最终选择了在楼间距等各方面条件上都较为合适的报春小区一到四村。报春路两侧有四个小区,报春一、二村与三、四村隔路相望。根据前期调查,这四个小区总居民户数在2800户左右,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户数占到1/3。最终,报春一、二村内的5幢12-14号楼被选为试点楼。
根据《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居民征询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居民意见征询由申请人采取二次征询方式。首次居民意见征询,经公示并书面征询取得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加装电梯幢业主90%以上同意。目前报春一村正在进行全体业主的投票,根据前期排摸基本能够通过。杨其根表示,之后将再针对12-14号这幢楼进行投票,争取达成百分百通过。
在所有老公房加装电梯的案例中,业主意见达成一致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主要矛盾来自不同楼层:高层居民想装,而低层居民因自身没有需求且怕增加噪音、采光受影响而反对,一些项目因此无法推进。
杨其根想尝试的,就是近年来很热门、但至今鲜有成功的老公房加装电梯“6+1”加层加面积方案:“通过给原有的六层楼房加装第七层,然后通过销售该层房屋的方式来获得加装电梯的成本资金。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不需要居民或者政府出一分钱。和其他小区不同的是,这次的方案除了加装电梯,还想用多余的钱给小区做整体综合改造。”
14号楼的楼组长告诉记者,1996年居民们从成都北路高架拆迁来到此地,一住近20年,很多当年中年搬来的人现在都老了,高层居民对加装电梯很欢迎,但对于底层居民来说,却还有夫妻为此意见不合吵架的。“说装了电梯后,底楼居民可以优先买到7层去,妻子住了二十年底楼想换,但丈夫怕贵不同意,不想装电梯。”
一个家庭内尚且对此有分歧,在全体居民意见的采纳过程中,要获得百分百通过更是挑战。
[他山之石]
加电梯试点多,但加层加电梯仅成功一例
上海老公房加装电梯的试点,最早要回溯到2002年。当时闸北区陆丰小区2至4号楼加装电梯试点,成为首个“吃螃蟹”的老公房改造项目。十年之后,2012年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推出“老房加装助老电梯试点”公益项目,通过走访企业、实地勘察、召开座谈会,最终确定了位于浦东、杨浦、长宁、虹口、静安、徐汇6个区的七幢试点楼房。然而,最终仅静安区美丽园小区顺利实施。
去年1月,记者曾跟进美丽园小区加装电梯过程,当时电梯由市老年基金会捐助,居民们按楼层高低不同每户出资几千元的方案,历时五六轮业主签字才达成一致。走完了“居民关”,又进入了漫长的“审批关”,整个加装电梯过程前后历经十多个职能部门层层审批,盖完了46个公章。
事实上,因居民需求,自发要求安装电梯的小区也不少,杨浦区开鲁三村、明园坊等都属于此列,但这类案例在涉及到电梯成本费由谁出后,往往不了了之。
真正让人羡慕的要数最早成功的闸北区陆丰小区,它的改造并不像美丽园等试点一样简单加部电梯,而是加层加面积的“6+1”。2002年,小区2号楼和4号楼作为全市试点,成功加装了电梯,每户人家还因此新增10余平方米面积。然而,陆丰小区的成功原因,却恰恰在于它的“最早”,使其在许多审批上开了一路绿灯——因为加装涉及到小区容积率、栋距、原来楼房结构,甚至是每户人家产证面积的更改。
记者了解到,仅仅是美丽园加装电梯,就曾面临要敲46个公章的流程。而对于没有政策支持的“加层加电梯”方式,涉及房管局、规土局等很多审批环节,要获批更是难上加难。
[难点何在]
政策上的空白导致审批流程漫长
在找莘庄镇人大代表联名签字的时候,有人就泼了杨其根凉水。他也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在没有政策的情况下,确实前路漫漫。“有政策自上而下就顺了,没有的时候则需要从民间从下往上倒推,不过我的决心很坚定,今年不行不代表明年不行,坚持下去总能看见曙光,毕竟这是造福老百姓的事情。”事实上,普陀区华师大三村和杨浦区同济新村也曾以此方案提出申请,但至今杨其根还没听说中心城区有哪个小区的加层方案通过审批的。
近年来,关于老公房加装电梯,市房管局、规土局等部门也先后制定了《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1年)、《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2年)、《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2014年)等多个指导意见。
杨其根在研究相关文件时发现,今年1月市房管局又发布了《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管理办法》,虽然在其适用范围中写出了“对拆除重建、已经成套住房加层的旧住房改造,另行制定相关规定执行”的条款,但在之后的规定中又有诸如“改造中属加层的房屋除安置原住户外,应当用于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廉租住房使用”“旧住房成套率改造项目需要加层的,一般只能在原建筑上增加一层”的规定。在杨其根看来,加层的方案如今也进入了相关部门的考量范围,这让他又进一步看见了曙光。
年轻人和中年人可以等,然而老年人们却等不起。随着年岁的加大,他们对一部方便出行的电梯的渴望与日俱增,希望可以天天到楼下晒晒太阳、踏踏地气……然而,一次燃起的希望可能面临的是无时间表的等待,政策上的空白使得审批流程变得无比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