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宏观预测:CPI、信贷回落 地方基建防过度杠杆
要完成2017年全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但是这也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财政资金到位,又要防止地方政府盲目加杠杆。
参与本次调查的经济学家就纷纷在提醒:要控制地方政府的杠杆,要避免财政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月进行一次。本次共有20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走低 PPI上升
“受翘尾因素的影响,2月CPI同比为1.4%,再次回到2%以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认为,2月CPI可能同比跌破1%,仅仅为0.8/%。“这主要是由于春节因素和基数效应导致的,不必引起通胀、通缩的紧张,但需要提防后期供需变化可能引致的通胀压力。”苏剑说。
与前期相比,2月的生产资料价格整体延续涨势,但上涨势头有所减弱。中信建投证券的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认为,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对中下游行业的传导效应可能在加大,这也预示着PPI仍将延续扩大势头。
连平认为,由于2016年下半年闲置资金流入工业品和消费品领域,大多数工业产品价格已经高涨,未来进一步冲高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
3月1日公布的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且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51.0%以上。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边泉水表示,企业虽然仍然处于补库存阶段,库存回补仍有一定空间,但力度开始逐渐减弱,补库存将进入尾声。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供给侧改革加速,继续推进煤炭和钢铁行业去产能、并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相关行业,关键是处置僵尸企业。
信贷回落 M2有分歧
自2016年10月以来,信贷连续增长了3个月并在今年一月超过2万亿。2月信贷能否继续攀升?苏剑认为1月新增信贷会降至10000 亿元,他给出两个原因:一个是央行在2月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对去杠杆和防风险尤为关注;第二是,部分城市在2月进一步加大了限贷限购力度,并上调了房贷利率,这些都会对信贷下降产生影响。
1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虽然仍高达6293亿元,但是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在下降,这也侧面印证了限购限贷的作用。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尽管居民的按揭贷款会受到严控总体贷款规模的影响,但由于政府对大基建项目的支持,PPP加快落地、棚户区改造和扶贫的力度较大,这些数量巨大的投资仍会支撑中长期的贷款需求。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光大证券国际研究所所长张文朗也认为2月信贷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他认为年初信贷突破20000是因为经历了优质项目“早放贷、早受益”的集中融资高潮和去年四季度PPP 项目加快落地、基建资金到位的影响,并且今年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连平认为,M2小幅反弹会受到财政存款下放和外部冲击减小等因素的影响。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货币政策M2的增速目标为12%左右。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12%目标对应稳中求进而非脱虚向实。“今年的货币政策环境不会过于收紧,稳是前提,进需伺机,毕竟需要稳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李迅雷说。
基建仍是投资主力
3月初,全国有23个省份公布了固定投资计划,总投资额达45亿元。
基建投资会是否会大幅超出预期?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不能片面理解地方公布的固投数据。伍戈把23个省份的固投数据做了分析,发现与2016年相比,2017年目标增速有10个省份下降,10个持平,3个上升,他认为尽管有部分省份未公布投资,但对全局影响不大。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王涵给出的1至2月的固定投资额增速的预测为8.5%。他认为构成固定投资的三大支柱中,制造业投资在企业利润改善的情况下也许会继续回升,虽然地产投资也许会承受政策限购的压力,但基建投资在新年开始后会不断增速或者回升,因此整体上投资增速会有一定改善。
1到2月固投的预测中,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给出了基建增速维持高位的判断;而申万宏源的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1-2月固投增速为9.3%,比去年同期上涨,而且2017年的整体基建投资增速也会较2016年出现显著回升。
不过,张文朗表示,在财政部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违规举债和央行紧信用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空间较为有限。
在2月23日国新办举办的房地产和棚户区改造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从2015年到2017年,要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而今年的计划目标是600万套。本次的调查预测也显示,各机构对固定投资的同比增速都持乐观态度,都在8%及以上,而最高的是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他们预测增速为13.1%。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防风险去杠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2017年的赤字率维持在3%,这也意味着今年的财政收支压力依然很大。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的测算是,要实现全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债务增速需达到20%。“短期基建投资还有空间,需要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长期则要控制地方政府的杠杆,避免财政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比如对基建融资贡献较大的专项金融债有财政赤字货币化风险,PPP存在的明股实债、抽屉协议等隐患也应充分重视。”伍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