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沪上新优质学校满意度超90%

28.04.2017  22:16

  27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苏明做客由新华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7上海民生访谈”,对市民关心的教育问题一一解答。

   新优质学校”满意度超90%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上海这3年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优质资源辐射、回应社会教育需求。截至今年3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已建成学区和集团151个,覆盖学校837所,约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50%。在做大优质“教育圈”的同时,上海还着力打造“新优质教育品牌”,新优质学校现有380所,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测评显示,家长和社区居民对“新优质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在教师配置上,上海正继续加大优秀教师的统筹力度。比如上海1197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小学至少有1名、初中有5%高级职务教师的目标,其中嘉定、徐汇、青浦、金山4区的义务教育学校高级职务教师达标率为100%,提前实现2020年工作目标。苏明表示,通过不断努力,“家门口的好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多。

   83%公办高中有创新实验室

  据了解,上海市从2013学年开始,在小学阶段逐步实施“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并逐步从小学低年段扩大至小学中高年段。今年1月的家长全样本调研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逐步成为教师的日常评价方式,超过95%的一年级家长反映老师采用等第制评价,这相比去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

  从“重分分计较”转向“重核心素养”,贯穿了整个学程。目前,上海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多高中生自主参与课题研究。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全市高三学生已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50473个,研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社科人文等诸多领域。为了创建研究性学习的高质量载体和平台,这些年上海学校还加大创新实验室建设,目前83%的上海公办高中都有创新实验室。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认定的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达1742个,96%的高三学生和73%的高二学生,已完成60学时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一条终身学习链,“两端”都有需求。苏明介绍,“就上海来说,老年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制定了相关规划,目标是在2020年很多方面都可以实现翻一番。”据了解,按规划,首先是参与人数翻一番:老年学校的学员人数将从现在的近60万人次增加到120万人次,通过远程教育终端学习的人数将从现在的50万增加到近百万。同时,老年教育机构总数翻一番:未来几年,新增300个老年人“社会学习点”,培育500个“居村学习”示范点,新增100个“养教结合”标准化学习点,打造“家门口的老年教育”。此外,学习资源也要翻一番:通过拓宽网上学习空间,加快建设“指尖上的老年教育”,将开发一批微课、微讲座等。

来源:解放日报